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写写写一群第二轮第七周】大撒把 [打印本页]

作者: 秋之雪    时间: 2016-12-15 22:59
标题: 【写写写一群第二轮第七周】大撒把
上周大家谈了各种对娃的不淡定,催催催是家里的日常状态,催了还不动是常事儿。头痛、手痛、全身痛,无力感,到底有没有好办法?前天在听樊登读书会《不吼不叫做父母》这本书时,里面说到一句话:有时孩子把我们的嗓门做为判断他们是不是做这件事儿,或怎样做这件事儿的标准。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叫得轻柔的他会觉得时间没到所以当听不见再睡一下;叫得又急又大声气急败坏的,说明时间到了必须起床了。仔细想想,好象确实是这个状态,每天都要叫到声嘶力竭娃才慢吞吞的爬起来。好,那就调整一下。
“大撒把”,把时间交给孩子,把管理权也交给孩子,试试看效果吧。
作业写起来、做起来,这周的小目标就是对孩子“大撒把”一周来试试看,写下这周你的心路历程和孩子的所作所为吧!




作者: 楼兰梦舞    时间: 2016-12-15 23:23
忽然想不起来是从啥时候开始大撒把的了。以前,点同学早上上学起床也是哼哼叽叽的,她爸早上上班早,都是她爸早上顺便送她去坐车的。一般都是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一个催,一个磨磨蹭蹭,催狠了磨急了,一个开始吼一个开始哭收场。想必是各种不愉快。
后来点同学大了些,自主能力也强了些。
我和点点,点爸商量,早上催得大家都痛苦,可不可以爸爸不要催,你自己定闹钟起来?
爸爸说,你能自己起来,我有啥好催的,我才不想催呢。
点点有点小窃喜,想想,说,爸爸催习惯了,要是还催呢?
我建议,如果爸爸催你一次,就给你一块钱,催两次就给你两块钱。但是如果你需要爸爸提醒你,不算在内。
点点又想,觉得可以。
爸爸也觉得可以。
于是,先定了那周是个缓冲期,点点先自己定闹钟自己起来。如果到时间没起来,爸爸就提醒一次,但是不催。如果迟到了,就送你去学校。
下一周,就全靠你自己定闹钟,自己去坐车。
后来,经过实践,充分预留了早上磨蹭的时间后,还能赶上第二班车,定好闹钟。即使偶尔再慢一点,也能赶上第三趟。
于是,不知不觉,就养成她自己负责起床这个事了,其实本来这就是人家自己的事,也是人家能力范围可以搞定的事。
搞定这个事,她还是有点小得意的。每天早上自己起来,甚至比闹钟都准,收拾好准备出门的时候,轮到她喊爸爸:起床啦!



作者: 秋之雪    时间: 2016-12-16 00:02
自从上次听到樊登评书的那句话,一下子就敲醒了我:为什么每天要声嘶力竭去吼去叫,孩子根本没把这个放在心上认真对待,他们真的只是凭你的语气来判断这件事儿的紧急程度。好,既然这样,我就改!咱技巧不够,胜在学习心强啊。
周二刚好是儿子的生日,晚上饭后吃了生日蛋糕唱了生日歌,我和老爸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今天开始弟弟也7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了!接下来要开始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了。从明天开始,早晨不再叫你们起床,自己调好闹钟。闹钟一响起床洗漱。我们会准备好早餐放在厨房,想吃什么就去拿什么吧。7点钟准时出家门。”当晚我们就让他们自己睡觉,不再陪床。周三,早晨,我一早起来去准备早餐后就留在厨房东摸摸西摸摸,不想去他们面前,怕忍不住又要吼起来。6:30闹钟准时叫响了,我在厨房听着楼上慢慢开始有了起床的声音,哎,好象还不错,时间很短就去洗手间了,应该是闹钟一响就起身了。第一天撒手就这样在“自觉”中顺利渡过了。不吼不叫,大家都很开心,早上的时间也凭空多出来很多。周四,天阴、冷。我痛苦万分的在床上爬起来去做早餐,6:30去到床前,看到外面还黑漆漆的天,真不忍心叫醒她们。正犹豫时闹钟响了,拍拍女儿摇摇儿子,轻轻说“时间到了。”女儿把头埋在被窝里,说“再给我躺三分钟吧。”“好,三分钟后你自己起来吧。”三分钟、五分钟,我上来看到两个还埋在被子里睡觉,“已经过了五分钟了!”声音还是不自觉的提高了一些。女儿把头从被窝中探出来,慢慢的开始动起来。儿子还在睡梦中。时间已经6:40了,吼声在嗓子眼儿里转啊转,转啊转,最后还是吞了下去。“现在已经6:45,我下楼收拾东西,你们整理好自己下来吃饭吧。”内心之火雄雄燃烧,表面还要波澜不惊,每个能压住火的妈妈都是好演员啊!6:50,女儿下楼吃早餐。6:55,儿子很不爽的走下楼。7:00,让他们收拾东西出门,吃没吃饭都要停下来。两个估计也是起来晚的关系,一点不想吃早餐,没半点不愿意就出门上车。周五,我睡过头了,爬起来已经6:45。急忙叫着两个起床,听我说睡过头了,他们也跟着着急起来。没空想发脾气、撒个起床气啥的。匆忙中这个早晨就过去了。
第一周的试行结束,效果还是让人惊喜。至少在心态上让我放松了,不再想着“不吼不行!不吼不动。。。。”


作者: 呆呆白日梦    时间: 2016-12-16 15:33
05海豚

跨入人人都说是成绩分水岭的三年级,而且丫头越来越不稳定的数学、语文成绩,似乎也充分验证了这个“分水岭”的说法,然后我这当妈的也就开始焦虑起来,毕竟不管现在和将来也没爹妈可拼呀。开始不由自主的着急和焦虑,但又丝毫不见起色,个头1米47的大妞依然是那个玩起来其乐无穷,做其它事时就磨磨蹭蹭不紧不慢的个性,早上起床叫个半小时还在被窝里呢,刷个牙也能这个屋那个屋的晃悠好几圈,无论上什么课,最后一个从教室里出来的肯定是她。忍不住吼她吧,她的声音比我还大声,不好的都学去了。

好吧,这一周给她自由。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大撒把。怎么还没做呢,就有一种深深的“臣妾做不到的感觉”。


1. 每天先玩还是先写作业,她决定。
2.早上几点起床自己起,自己收拾
3.自己每周的计划自己安排


别的暂时想不起来还有啥,宗旨就是尽量放手。


待续







作者: zixiao791025    时间: 2016-12-17 22:49
呆呆白日梦 发表于 2016-12-16 15:33
05海豚

跨入人人都说是成绩分水岭的三年级,而且丫头越来越不稳定的数学、语文成绩,似乎也充分验证了这 ...

04 好人好梦
     你是我前生的情人吗?
       来了这里各种焦虑夹杂其中,而儿子(大宝)则是种种不淡定中重中之重!
        是我坚定的忍受怀胎十月的种种,是我承受一夜难产的疼痛,将你带到这个世界,一直笃定你是上帝派来救赎我的!
         可陪伴你走过的十一年却让我感觉,你的出现是对我的考验,对我的挑战,甚至是对我的威胁。我为你哭,为你笑,为你苦,为你累,为你似乎有些迷失自己。而渐渐长大的你似乎越来越想挣脱我的所谓的爱,好像是你的枷锁,牢笼。
         每天你在我的催促中渡过,做作业的催促,练琴的催促,弹琴的催促,似乎我们的交流和沟通都是在我催你触的推推搡搡中完成的,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我是不是真的该当一把手。
          我是不是该换一种爱你的方式,
作者: 我绝对不吃番茄    时间: 2016-12-18 14:37
《两个小兵》是法国知名插画家,擅长用绘画讲故事的奥利维耶·塔莱克幽默无字绘本。两个小兵斗智斗勇的故事滑稽可爱,一蓝一橙形象生动有趣,  书封及内页还带有巧妙的模切设计,让书更是与众不同。
墙的这边,一个小橙兵;
墙的那边,一个小蓝兵;
他们你观察我,我观察你,始终不敢靠近;
战争到底是什么,敌人到底是什么?
奥利维耶·塔莱克( Olivier Tallec)法国知名插画家、广告绘图师。1970年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毕业于巴黎杜培赫高等应用美术学院。与法国知名绘本出版社长期合作,同时活跃于新闻、杂志及流行品牌的广告等领域成为美术图案设计师。他目前在巴黎担任出版社插图画家的职务。奥利维耶擅长运用不透明水彩大笔挥洒出鲜艳明亮的色彩,再加上炭笔勾勒、明快的笔法以及具有表现性的线条,构筑生动的画面,且充满了法式幽默,是一位深受欢迎的插画家。绘本代表作品包括《有你真好》《小伤疤》《一首救了鱼的诗》《星期三书店》《走进生命花园》《是谁呢?》《谁去哪了?》和《路易一世,绵羊之王》等。曾荣获国际安徒生插画奖、美国巴切尔德荣誉图书奖等奖项。还有《现在》(由阿兰·塞尔(AlainSerres)撰文)《丽塔和小玩意》系列丛书(由J.P.阿鲁-维农撰文)、《小家伙们和不断变大的奇怪房子》和《小家伙们和从天而降的奇怪女巫》(由罗兰.席维莱格撰文);《布洛卜,世界上最丑的动物》(由乔.索曼撰文)。
        奥利维耶·塔莱克 的书中主角都是很吸引人的萌萌的形象,而且的故事有趣,富有诗意,有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书里经常会讲了差异、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讲生命的深情和感慨,简单而认真,柔和而纯真。这本《两个小兵》也依然延续这个风格。
《两个小兵》

《两个小兵》

《两个小兵》

《两个小兵》
书里的小兵明显有对生活不同的态度或者看法。
橙色小兵看到蜗牛时是那么开心温柔,把蜗牛当成朋友对待,欣赏它,并且给蜗牛自由,以至于蜗牛“不知好歹”地爬到了蓝色小兵那一边去了。
而蓝色小兵呢?真的和橙色小兵完全不同,当他发现了蜗牛,觉得是天下美味,立刻烤来品尝,并佐以美酒,才不至于暴敛天物。享用完美食之后呢?连蜗牛壳也不能白白丢弃,必须物尽其用,于是,就把蜗牛壳作为运动工具(一个足球?)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蜗牛壳就踢过去了橙色小兵的一方。
当橙色小兵看到了蜗牛壳的时候,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气得七窍生烟用最激烈的语言对蓝色小兵进行抗议!!!蓝色小兵满头雾水,觉得橙色小兵小题大作,需要为一个食物这么大动干戈吗?于是奋起回敬,双方互不相让。
       双方陷入了冷战时期,寒冷的冬天大家都不好过。直到春天的来临。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儿也飞回来,了,有一只蓝色的大鸟居然在橙色小兵的围墙上下了一个蛋,还没等橙色小兵反应过来,一只橙蓝相间的小鸟居然孵出了壳,还啄了橙色小兵鼻子一口,橙色小兵一气之下就把小鸟赶去了蓝色小兵那处,可是,蓝色小兵又把小鸟赶了回来,于是两个小兵开启了相互赶鸟之旅。赶着,赶着......
       我想我不能继续剧透下去了,喜欢的亲们可以找书来读,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我们的生活不也和这两个小兵一样吗?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底线,有些人觉得动物是需要和人类和平共处的,而有些人则以为动物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物。各种情况不一而足(前阵子很崩溃看到,某地大街上挂满了狗肉《两个小兵》).......
       无论是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与国......各种差异都是存在的,我们要怎么智慧地去面对这样的差异呢?是求同存异,抑或是坚决不能接受?这些态度也让我们的人生,生活,世界变得如此的不同。
       我们要面临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如何接纳别人,如何看待这不同的世界,甚至是理解别人,都是我们每个人要面临的考验,课题。
        想清楚,然后有勇气去面对一切,你也许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真的是一个圆而已。

3.jpg (112.7 KB, 下载次数: 407)

3.jpg

2.jpg (75.42 KB, 下载次数: 424)

2.jpg

3.jpg (48.3 KB, 下载次数: 372)

3.jpg

2.jpg (11.86 KB, 下载次数: 433)

2.jpg

作者: E029婷    时间: 2016-12-18 20:53
20号的Carol  【写写写一群第二轮第七周】大撒把
  这周的命题作文确实道出了不少妈妈们的苦恼。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有个好脾气,好耐心。但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才发现自己的耐心在一点点地被磨掉,有的只是一颗越来越着急的心。就在写这篇作业前,我还刚刚跟孩子发了顿脾气。原因是孩子玩儿得没完没了,而我着急她还没写完的一堆作业。
  记得培训时老师曾说过:“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我认可这句话,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怎么说和做,最后都会在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努力想从自身改变开始:不高兴的时候和女儿说话,也不要皱眉头;生气的时候保持低声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啰嗦,用沉默代替……可是,真到遇到事儿,人一着急起来,这些的“努力”似乎都是白费,大声吼叫,催促不断。说实话,我都讨厌发脾气的自己,更何况孩子了!我会觉得自己已经“控制”的很好了,可是对方并不接招,孩子反馈给你的表现,并不是你想要或期待的,所以,你怒了……说白了,还是情绪控制和管理不好。
  我常常会觉得是我太放不下了:不敢让她早上上学迟到,因为那样会扣掉她整个班集体的分数,老师会有意见;不敢让她放学先玩儿后做作业,因为那样会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做,影响睡眠;不敢让她想不弹钢琴就不弹,因为那样会越来越生疏……这样的“不敢”还有很多,最终的原因就是我不敢放手。有时候也会想:孩子的身后仿佛有父母的一双隐形的手在推着走,如果哪一天这双手到了不得不撤的时候,孩子还能往前走吗?会不会反而倒退几步,甚至跌倒?
  这周主张“‘大撒把’,把时间交给孩子,把管理权也交给孩子,试试看效果”,我是不是应放手一试?就一周的时间……好吧,先让孩子上好闹钟,从明天自己定闹钟起床开始……

作者: evazeng228    时间: 2016-12-18 21:10
也说大撒把  上学的时候骑自行车,熟练之后偷偷羡慕那些双手撒把的男生,骑车有种飞翔的感觉,便也想要自己撒把!后来也的确成功了!后来想来,撒把这种事就是双手即使松开了,依然能够掌控车子的平衡,前行的方向。  这周群里在讨论孩子各种拖拉,不听管。后来大家谈到了撒手,也说要试试看撒手管理。一周过去了,结果怎样呢?  我这周没说陈溪溪,我也突然很不想管她,其实也就是撒手了。感觉不是不愿意管,而是突然没方法管了。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突然明白,我需要跳出来。作业不写,没关系,作业不是我的责任。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无外乎就是被叫家长,如果我不在乎,那就没关系。这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但突然之间我发现我们冲突少了。没有喋喋不休的唠叨,看不见磨磨蹭蹭的行为,能做对就行,何必要唠唠叨叨。更何况,家里还有老人唠唠叨叨。  撒把之后,陈溪溪好了么?严格的说,并没有!但是更糟了吗?坦率的说也没有。于是,我愉快的自己下了一个决定,就是继续撒把!只不过,关注她的作业质量关注她的阅读质量,少说多看,这就是撒把时可以控制方向和前行的关键。  下次,带陈溪溪骑自行车,我让她感受一下,大撒把!
作者: 朵米妈    时间: 2016-12-18 22:53
再见小兔子

故事读完,恐怕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会陷入一阵沉思。
这个故事我曾经给3岁的孩子、10岁的孩子、21岁的年轻人、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都讲过。甚至有次在地铁上翻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吸引了一对年轻的恋人,那个姑娘看完之后忽然回过头去盯着她的男友说,这好像我们啊!我不知道那姑娘看到的和她正在经历的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离开了那趟地铁他们的恋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可是这本书的代入感,总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在书中读到自己。
你是其中的哪一个呢?
是那个生活在兔子工厂,安安稳稳,不劳而获,无惊无险把自己养肥的大灰兔呢?
还是那个不自由毋宁死,心向原野,不惧危险,也要把生命活得精彩的小棕兔呢?
最近有一篇帖子特别红,叫做跳出舒适区。其实大灰兔在过的,正是舒适区中的日子,所有的东西都在掌控之中,做什么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而当它跟随小棕兔逃离兔子工厂之后,似乎是真的一下子就跳到了恐慌区了,它既不知道流动着的并非传送带而是小溪,也不知道静默的传送带其实是条充满着危险的公路,想要捕捉他们的男人和猎狗,驱赶他们的白色卫士天鹅,不能自动送来的食物,需要自己脏兮兮去挖的洞穴,一切都让大灰兔充满了焦虑、恐慌,无所适从,不堪重负。所以,它开始发抖,千辛万苦也要再回去,而我们也相信,它这一回去,必定是不会再主动出来了。
而小棕兔呢,它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小生命,人生的一切都还没定型,就像生活在拉伸区,周围都是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挑战,在这个区域里,它既可以选择和大灰兔一样,在密不透风的兔子工厂里过肥壮之前的安稳日子,也可以选择探索恐慌区,把自己的拉伸区范围慢慢扩大,让自己的兔生有无数精彩的可能。
截至到此,大灰兔和小棕兔似乎像两个象征的符号,标志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到我有次跟一对母女聊起这本书。
女儿刚刚毕业,一心想进公务员系统,但并不顺利,她当时对大灰兔的生活表示了无比的羡慕,其实怎么过不是一生呢?外面风吹日晒的,有那么危险,没准死的比大灰兔还要早,不如趁着能享受就多享受一下呢。但是她的妈妈,一辈子在大国企工作,退休后颐养天年,反而更羡慕小棕兔的生活。如果你不趁年轻多闯一闯,人生有什么意思?一辈子虽然过的舒坦,但什么都没见过,什么都没有经历过,那活着有啥劲?而且,这样的人生也是经不起考验的,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大兔子一点承压力都没有,是不堪一击的!
也许生活也是一道围城吧,我们羡慕的也都是自己没有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围城也是建立在纵向的时间序列上的。
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每一个离开故乡到深圳闯荡的人心里,哪一个没有装着一只小棕兔呢,但是当我们打拼多年,终于过上了大灰兔般安逸的生活,如果还有机会可以离开去过另一种生活,又有谁还有当年小棕兔的勇气呢。有过经历还好,假如像那位平淡终老的母亲一样,大灰兔开始回首人生,发现除了笼子和传送带之外,自己一无所知,那种惶恐和遗憾,恐怕也是令人扼腕的吧。而那些没有经历过苦痛挣扎,没有面对过恐慌纠结的年轻人,太早的过上大灰兔般的日子,也许还没等到养肥,就患上时代的空心病呢。
继续琢磨这本书,又会发现,即使在同一个人,同一个人生阶段,也未尝不是大灰兔和小棕兔同时并存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有正式的职业,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16年;但同时我又利用业余时间在做三叶草,那是不是可以说,媒体的这份驾轻就熟的工作对我来说就像是大灰兔的生活,而充满了挑战和乐趣的三叶草就更像小棕兔的生活呢。我想可能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有自己大灰兔一样的工作,但是在后院,却可以让自己像小棕兔一样享受到由衷的喜乐。我们就像一群幸运的人,找到,并且打通了兔子工厂通往外界的通道,让我们可以在大灰兔和小棕兔之间游走,无形中,扩大了舒适区和拉伸区的范围,让我们得以进退自如的在安全的范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最后,祝愿大家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选择的生活并甘之如饴,毕竟,人生是个选择的结果。
作者: 哭哭笑笑的小珠    时间: 2016-12-18 23:08
大撒把

上周真把我给惊到了,原因是我家的小主在外的种种言论,像一把尖刀划破我的面皮,直接刺到我的心,我有点想不通这是为啥!也觉得挺委屈。想不明白,这个小家伙挥着这把刀,想干嘛,要刺破?要斩断?我四处求教,大家纷纷指出,该放手时且放手吧,娃长大啦!
我和娃爸在一起商量放手事件,大家都有点小郁闷,些许不安,十分担心。嗐!八年多对娃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关照,现在要学着改变,真是不习惯也舍不得耶。我们两只老母鸡把娃牢牢护在翅膀根子下面,这翅膀下的生活一定很憋闷吧,那就张开翅膀放她出去。
首先撒把的是做作业的问题,因为这个亲子间没少发生战争,各种负面情绪乱窜,经常到最后收拾情绪花掉的时间长过写作业用掉的。我们明确告诉小家伙,作业时她的,我们只负责提醒和解答难题。“小珠,今天我有提醒你写作业,提醒的次数多吗?”“有点多,你提醒了我两三次,下回只要一次”
未完待续

作者: 缤予    时间: 2016-12-18 23:12
      自从乐同学一年级后,家里便开启各种吼的模式。
      早晨,从奶奶喋喋不休地催促起床开始一天的吼,“快点起床!要迟到了!你看人家xxx都已经走了!穿上衣服别着凉了!快点刷牙洗脸去吃饭……”
      下午放学回家,我又开始催促做作业,“今天上什么课?讲了啥?有哪些作业?别再吃了,快点去写作业……”
      都说平日里母慈子孝,作业时就是鸡飞狗跳,这完全是我家目前的写照。我也曾尝试过“大撒把”,结果却并不如人意,或许是操作过程中出发某些偏差,或者说执行时的环境因素导致孩子会错意,反而还变本加厉,无所谓的态度处理自己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便是老师点名批评,问责家长尚未尽到督促的责任。      每天都挣扎在放与不放之间,矛盾且又纠结。我们渴望孩子能够自觉有责任,却又对孩子不信任,进而担忧他无法做到。
       最近也思考了很多,孩子一天天长大,终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们的身边独立生活,我们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所以,必须学着去放手。
       我想可以从某个点,从某件事情开始,慢慢地、循环渐进地去实施,去尝试。是的,我现在就这样开始。              路漫漫兮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路上坚持着!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6-12-18 23:16
关于公主的主题读书会

时间:2016年12月18日下午14:30-1530集合地点:广州海珠区江燕路30号二楼保利红棉花园管理处旁艺苑培训机构。书目:《公主的风筝》、《纸袋公主》、《公主怎么挖鼻屎》。召集106-12岁小朋友,要求有父母或其中之一陪同参与。

故事妈妈:皮皮
读书会方案:
1、  1420集合,1430点开始。
2、  开场
3、  故事讲述:三本绘本《公主的风筝》、《纸袋公主》、《公主怎么挖鼻屎》
4、  讨论:
1)大家印象中的公主是什么样的?
2)世界上现在有哪些国家还有公主?公主们生活的情况如何?她们开心吗?
3)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公主或是王子?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计划与在场的小朋友们探讨,公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个公主能做些什么?公主通常会和谁结婚?公主怎么挖鼻屎?哈哈,大家印象中的公主是什么样子的?在通过三本绘本一起认识了一些不太一样的公主以后,大家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呢?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公主或是王子呢?
希望通过与小朋友们的探讨,让小朋友们对于自我的发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更清晰的了解,打破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和信念。


读书会记录:
今天到场的小朋友碰巧只有一个男生,其他都是女娃,一个个听得兴高彩烈~~~
我还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恶心死别人,却不会恶心到自己。请大家注意观察,用食指挖鼻屎,然后将中指放到嘴里假装吃鼻屎。哈哈~~还跟大家一起研究了一下现在哪些国家还有公主,那些公主的生活情况怎么样。
最惨的估计是日本的爱子公主了吧?
长胖一点被媒体批判,太瘦了又被批评,步子大一点被批判不淑女,步子太小又被批判,穿着时尚一点被批判,穿得太保守又会被批判……在学校里完全被孤立,没有同学跟她一起玩,因为每个人都被警告不要去惹爱子公主~~她还是日本修改了法律,成为了有继承权的内亲王;然而,在修改法律之后,她有一个堂弟——一个传统日本更倾向于有继续权的小王子。于是,公众对她更挑剔了,尤其是那些坚信只有男子才更应该拥有继承权的人们,她的压力就更大了~~~这比阿联酋那些公主们还要惨啊。简直了。如果我没有弄错信息的话。结果公主华丽丽地罹患了抑郁症。然后就是向小朋友们解释什么叫抑郁症,有哪些症状等。(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说明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

今天的主线是:如果你是一位公主或王子,你想当一个什么样的公主或王子?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喜欢什么?

小朋友们有的想当美食公主,走遍全球去寻访美食;有的想当运动公主,热爱运动;有的想当特别喜欢小动物的公主,可以经常跟小动物一起玩儿;有的想当旅游公主……也有的还没有想好,哈哈,反正时间那么多,可以慢慢想~~~

公主的风筝.jpg (39.1 KB, 下载次数: 374)

公主的风筝.jpg

纸袋公主.jpg (39.45 KB, 下载次数: 324)

纸袋公主.jpg

公主怎么挖鼻屎.jpg (65.87 KB, 下载次数: 341)

公主怎么挖鼻屎.jpg

IMG_4778.JPG (82.55 KB, 下载次数: 342)

IMG_4778.JPG

作者: 大君小雅    时间: 2016-12-18 23:50
12 emilyfool

大撒把
最近,不管是工作上,还是身边或微信群里的朋友,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拖拖拖”——晚上写作业拖拉、上床睡觉拖拉,早上起床拖拉……

我何尝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呢?!最近我也正跟小小制定早上起床上幼儿园的规律表。

其实想想,孩子的拖拉很多原因的,我总结了一下,主要的可能有四个。

首先,孩子本身的性格可能就是个慢性子。每个孩子的性格真的有天生的那部分在作祟,以前没有这么深的体会,自从生了大大之后,就发现每个人的性格真的天生就会差好多。同时,我也很惊讶,从同一个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俩娃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跟大人尤其是他很亲、很信任的人有关。正面管教里说“行大于言”,我们大人口口声声地催促着孩子快点快点,别拖拉,快点完成可以干点别的多好!可是我们自己不也在拖拉吗?要不然这篇作业怎么会拖到现在才写、才交?

三,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角度来讲,为了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可能会出现“错误目的”。正面管教里说的错误目的有四个:寻求过度关注、寻求过度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他可能通过某一关键事情的拖拉想来引起大人的关注,“你看,我拖拖拉拉的不做完,你才会一直关注我呀!虽然你催促我我也不爽,可总比你不理我强呀!”;也可能跟你在争夺权力,“你让我做,我就不做,看看到底谁说了算?”;他有可能在报复你,“你对我不好,我就不做作业,让你生气、让你抓狂!”;孩子可能自暴自弃了,“作业太难,我太笨了,怎么学都不会,作业也不会做,而且做了也没用!”当然孩子不会真的在脑子里这么想,这样的想法也许只存在潜意识里。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父母把本属于孩子的责任背到了自己的身上,反过来还抱怨孩子不独立!“我不用着急呀,我也不用想着要做什么呀,反正妈妈到时间会提醒我,她比我还着急,完不成的话她会帮我想办法的!”

当然熊孩子们也许还有其他我想不到的原因……

那针对上面这些原因的解决办法,第一种,额,只能说接受这样的孩子吧,他们也很可爱呀,谁说就一定要“快快快”呢?还记得“闪电”吗?

第二种,说的就是我!所以现在我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制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走。自己没做到的,要求别人做到好像有点点过分哦!

错误目的,可能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吧。也许一直都存在,也许只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也许严重到自暴自弃,也许没那么严重,只是想引起你的关注。不管怎样,总之我们要保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如果我们很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要真正看见孩子,而不是眼睛看着孩子,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这是个漫长而且需要一直持续的工作,但是非常值得,这不光可以解决拖拉的问题,这会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而且孩子很多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了,真的会这么神奇,不信你试试!

最后一点就要“点题了”。怎么才能对孩子“大撒把”呢?不能说,今天我意识到我的孩子长大了,我把本该属于他的责任放到了自己的身上,好吧,明天开始,宝贝你自己的事情都由你自己来做吧。孩子会惊讶的合不拢嘴的,“妈妈,我还不会穿衣服”“妈妈,我还不认识时间”“妈妈,我还不会制作我的规律表”……

所以在某一件事情完全放手前,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孩子真的可以自己做到这些要放手的事情。这时,需要我们手把手的教授他们该怎么做,不要觉得他们“应该会”,我们自己也是通过学习才懂得那么多的。虽然世上有自学成才的天才,但我们在教授过程中,不也是在向我们的孩子表达我们的爱吗?请一步一步的教他们,一点一点地放手。

都说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需要21天,改变一个旧有的坏习惯并形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90天,现在我下定决心跟小小一起解决早上起床出门前的拖拉问题。

90天倒计时开始……

作者: 鱼鱼79    时间: 2016-12-18 23:57
     有时候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拖拉,急性子的我在多次催促效果不明显时就开始情绪起伏了,吼起来或许是有点用,但是吼之后看着孩子那委屈的表情其实自己心里也不好受。有时候想想她毕竟也是一个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面对那么多的作业,连在室外玩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和我小时候相比起来真的是悲惨童年了。这么说或许是有点夸张,但何尝不是当下教育的现状呢。小时候我吃饭后碗一放下就可以跑出去和一帮小伙伴一起玩各种游戏,玩到家里大人在家门口叫才回去,那时候作业很少,童年无忧无虑,很快乐。        说实话,依依的独立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从小她就爱自己动手做事,在幼儿园三年更是老师的好帮手。上小学后,一年级她独立的好习惯还保持的不错,不管是学习还是练琴,不用我催太多次,基本提醒下她马上就会执行。可是二年级上学期以来,我发现她开始有拖拉和磨蹭的毛病了。也许这是她这个年龄段的问题。经常做也能做到10点钟后才做完。比如数学作业,其实她认真专注的话基本20分钟作业就能完成,可是通常她会拖啊磨啊。为改掉她的这个坏毛病威逼利诱各种招都想过,效果有,但是都不能持久。有时候我发现吼了当时有用,但是并不会 让孩子心甘情愿。后来,我想还是要跟她好好沟通,作业限时完成,并且早完成可以下楼去玩。最近她爱上打排球,早完成作业就可以到楼下打排球,这对依依也是一大诱惑。        都是低年级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这时候习惯养好了终身受益。我也希望能够用各种方法来培养依依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已经很棒的依依会越来越好,我们共同进步。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6-12-19 00:12
大撒把

3#  皮皮陈刚
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本周的主题是“大撒把”。这到底啥意思呀?我赶紧查了查,在北方"大撒把"的意思就是骑自行车的时候,双手都不扶车把;江苏徐州的方言中,大撒把就是“不管他了;豁出去了;完全扔了”之意;在东北,“大撒把”的意思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什么都不管了,你自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原来如此。大家多在纠结恼火的,是孩子的生活作息、作业,有各种数落,各种焦虑,各种烦恼。于是,有了这期主题。

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通电话,说起孩子的近况,很是担心。因为孩子已经在挺抗拒爸爸妈妈的管制或提醒,认为管得太多了。我旁观者清地给她出了个主意——人家嫌你管得多,你就别管嘛。当妈的管好吃喝睡就行了,别的让娃自己管。现在娃也不是一二年级的小娃了,可以开始培养娃的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能力。

挂了电话,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嘿嘿,真搞笑,说人家说得这么顺溜,对自己在生活中对娃的各种催就突然选择性失忆了,显得我特别淡定似的。其实还不是一样地各种着急上火连环夺命催?原来我就像是一面照得见别人,照不见自己的镜子呀,还是需要好好努力修炼。

在不着急上火的时候好好想一想,如果这些事情让娃自己来管理会怎么样呢?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娃能自己承担这样的后果吗?这样的一件小事情,放在娃一生的长河当中,会不会有了不得的大问题?培养娃良好的生活、作息、学习、时间管理的习惯,我可以做些什么,是我能做,不会越界的,不会引起娃反感或有意见的?

于是,我还真的更清晰起来,明白了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调整得更好一些,哪些方面可以跟娃沟通,将这些事情交还给他自己管理掌控,请他监督妈妈不会越界。如果发现的话,可以大叫“越位”来进行提醒。

我需要准备好的是:手表、闹钟等必要的时间管理的工具,培养娃良好时间管理习惯的时间表等初步框架,以及陪着娃一起来初步制订,并逐渐调整、根据情况优化它……其他?我不准备太多干预,慢慢放轻松一点心态,只负责叫他吃饭和睡觉,其他的请他自己管理吧。在我们约定好以后,这样的自主管理就可以完全开始喽~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