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写写写 第六期 第七轮 第一周 [打印本页]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20-5-25 11:32
标题: 写写写 第六期 第七轮 第一周
本帖最后由 秋虹@三叶草 于 2020-5-25 11:34 编辑
最近和伙伴聊天,说起小妹妹性格急躁,旁边7岁的小女孩迫不及待地说,性子急的话,我给你出个招,你给她买两个棉花糖,如果她没有一下子吃掉,你就再给她多买一个,这样就可以锻炼她耐心了…… 一语惊人啊,延迟满足的点都知道!旁边她的姥爷说,在家里平时成人的课孩子也一起听,人文历史育儿等,发现孩子很多都听得懂,而且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把孩子仅当孩子看,把孩子当大人、合作伙伴对待。
主题一:
说说你对“把孩子当大人\合作伙伴”观点的看法。
主题二:
分享你在陪伴孩子过程中遇到过的或看过听过的一件让你感觉”孩子长大了,不只是个啥都不懂的小孩子”的事情。
主题三:
自主命题
要求:
1、最后截止时间6月1日早8:00
2、字数200字以上,不含主题内容
作者: 桃花坞74 时间: 2020-5-26 14:34
公路自行车
小庞最近半年迷公路自行车,自己在各种网页上搜索价格款式,一直在磨我给他买。
我不买的理由如下
1. 太危险,公路自行车只有经过专业指导才可以骑,速度非常快,在普通的路面很容易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2. 年龄段不适合,骑车的大哥哥建议要在上大学以后再骑,这种车容易损伤膝盖
3. 价钱太贵,对钱没有任何概念,三千的自行车对他这个年龄段太高
4. 家庭支出预算外,虽然我们会给他准备生日礼物,但也要在一定的金额内,
最近对于他上网课和玩游戏,已经让我感到非常的郁闷了,再加上最近要买车买鞋,总让我感觉教育失败,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作者: wangyingthing 时间: 2020-5-28 09:10
本帖最后由 wangyingthing 于 2020-5-28 20:02 编辑
写8 汪颖
主题一:
说说你对“把孩子当大人\合作伙伴”观点的看法。
把孩子看作是合作伙伴,是要分情况的。有时候感觉可以信任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膨胀了,导致合作草草不愉快的收场。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较好的合作伙伴,是两个有独立行使能力的人之间的互赖合作关系。也就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必须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看来,孩子本身就不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人选。每个人的成长过成都是由依赖到独立,到互赖的,我们跟孩子相处,还是处于引导的地位,在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基础上,在他们尝试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偶尔,我们也可以扮演示弱的角色,被孩子领导一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果合作,也可以参考一下,拟定契约等,合作的具体操作方法,让孩子从中学习,和学会负责。
主题二:
分享你在陪伴孩子过程中遇到过的或看过听过的一件让你感觉”孩子长大了,不只是个啥都不懂的小孩子”的事情。
主题三:
自主命题
作者: 马马马马小倩 时间: 2020-5-29 17:19
03 马小倩 孩子长大了 1.上周末带儿子去海边玩耍 给他穿上泳衣时候 看到他突起的小肚子 肥肥的腿 饭没有白吃 睡衣湿掉后给他翻出去年的睡衣 长裤变五分 真的长大了 2.吃饭慢的他 总被我催促 前天吃完后 我说妈妈碗已经洗好咯 你的碗怎么办 他说我自己洗啊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口号倒是很多 于是吃完屁颠屁颠拿着板凳站上去洗碗 隔天还要求自己洗 嗯 老母亲不禁感叹 我心甚慰 3.今年没有婆婆帮忙顾小孩 爸爸偶尔不回家 晚上总是先给他洗完放床上 我再收拾自己 房间里没有任何声音 于是担心的过去看一眼 小破孩自己放了一堆书在床上 自己看 可能看了十本 嗯 很好 妈妈很开心 原来你已经可以自己慢慢翻书不要别人打扰 孩子不经意地在长大 想一想 他其实已经很乖 有时候自己似乎对他有过多的责备 看着他能鬼灵精怪地跟你对话 自己想办法 自己叠衣服 自己要盖自己的被子 说着妈妈不要抱我... 原来你长大了
作者: 大雁儿 时间: 2020-5-29 23:45
本帖最后由 大雁儿 于 2020-5-29 23:48 编辑
09 大雁儿
主题一 不要欺负小孩子
说这句话,有时候面对的是大人,因为阅历或经验没有达到自己认为的标准,做了或说了你认为幼稚的事情或话,被看成是小孩子 ,然后会收到这条,但如果是从字面上理解,却有另一层的意思。
有一年春节,比较晚了,老公还被同学的电话叫出去,我跟他说,不过超过12点回家,因为我们要休息了,他可能觉得这无法保证,就说那我自己开门就好了。说话间的语气有些急,相互还拉扯了几下,当时孩子才三岁多,我们觉得他可能听不明白,没当回事,也没回避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站在了我俩中间,当我们拉扯的时候,孩子背对着我,在下面用双手推他爸爸,表情非常严肃而且不容侵犯的样子。他爸爸一伸手,他就推爸爸,最后把爸爸推到房间外面,还从里面反扣上门,当屋里就剩下我和孩子的时候,最初我有点蒙圈,因为我们没有吵架,但很快我明白了,孩子接收到了不友好的信号,然后及时的采取了措施。把爸爸推出了门,他一下子变得轻松自然了。他的自由自在顿时让我很惭愧,一方面检讨自己的方式不好,另一方面意识到孩子什么都懂的,要尊重他。以后有事情的需要商量的时候,开始慢慢学着去平静的表达,尊重大家的感受,有时候也征求他的意见。可能这也是经营家庭的必修课吧。
作者: 跃跃星 时间: 2020-5-30 16:23
都说孩子是个小大人,不能老当孩子看,不能小看。
但事实上,我貌似经常小看孩子了。
把孩子当合作伙伴看?我觉得不仅要看年龄,还要看孩子的成熟稳重度吧。
平常会与孩子合作做某件事情,但是依赖的主体是大人,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有一定的能力,再把依赖的重心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这也需要很长的过程,孩子要备受各种考验,积攒经验后。
老大性格开朗,好动,成天疯疯癫癫的,所以在同龄人中,尤其是女孩子堆中,显得好幼稚哪。此写题一出,我用心观察。
某晚吃饭,孩他爸晚归,老大坐下来吃饭,一听门声,立马跑去开门,咚咚地去厨房舀饭给爸爸吃。这一瞬间,感觉孩子是长大了。
今日来孩小姑家,侄女也一下子让我觉得大了不少,好暖心。也就6岁多的孩子,带我家老二一起睡觉,坐在她身边:我先把她哄睡,我再睡。我说,你躺着,伸手给她抓,知道你在身边就好。
后来她哄不了,老二要找妈妈,我一起,老二睡着后,一翻身,她立马就搂着她。
老二睡醒后,牵着下楼,我发现底裤换了,她说:我给她穿了个裤子。
一看,老二的底裤套着姐姐的大底裤。发现老大在容厅睡觉,怕吵着,又牵着老二轻手轻脚地上了楼。
从柜子里翻了好多袜子底裤送她,跟我说:睡的时候,一直好担心小花醒了,会害怕。
接着关了门,坐地板上给老二轻声给大家讲故事,因为午睡时间,怕吵到其他人。。
母性爆棚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20-5-30 23:36
06 黄艳忠 主题三:自由发挥 共读《儿童心理学》第六章的一些感悟 今日阅读,第六章,主题是,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又见皮亚杰呀!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初见,中科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相关课程的二见,再到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共读书目《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的三见,乃至今天共读《儿童心理学》的再见,这位爷爷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可见是封神级的存在! 从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内容,到其发展理论的全面、系统内核,再到马修斯眼中忽略儿童的特殊性其理论被驳斥,最后到今天《儿童心理学》本章内容中把儿童称为“小科学”家的皮亚杰,多个纬度,多个视角走近这位大师,有种感觉在心头激荡!此处,容我稍改郭沫若先生诗作中的一句话,那就是,“沧海横流,方显大师本色。” 这章的内容,最令人惊喜的是,呈现给读者关于皮亚杰收集数据的资料,其中关于他与自己三个孩子的记录。这些资料呈现出皮亚杰陪着孩子玩耍的一个个温暖画面,通过用心的记录变成今天这一段段温情脉脉的文字,着实让我改变了对科学研究的看法。原来,科学研究也可以这么有温度! 相信,这位大师不仅仅是世人眼中令人高山仰止的存在,也是他的孩子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好爸爸! 以上分享关于皮亚杰相关理论中一些术语的定义: 1.智力:按照皮亚杰的定义,智力是生物适应的一个特例。它指的是这一适应带来的心理过程上的变化,而不是个体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2.适应:所有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需要而进行调整的天生倾向。 3.图式:建立在感觉运动或思维基础上的基本认知结构,个体以此来获得其经验的意义。 4.同化:是个体把新经验吸收进已有的图式之中,从而转化新获得的信息,以适应已有的思维方式的心理变化过程。 5.顺应:是个体调整以存在的图示来适应新的经验,这样就调整了以前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信息。 6.平衡:个体的图式与环境相平衡。当不平衡时,需要重新调整图式。
作者: michelle.soong 时间: 2020-5-30 23:49
11 静待花开。
其实我很想跟大家聊一聊延迟满足的话题,但一是根本最近几周写作量超大,二是因为最近太忙,前面的日子拖拉了,三是因为明天带娃去长隆玩,所以今天晚上把作业完成,我还是选择自由话题,跟大家聊一聊,我最近看的一本无字书吧。
在众多的绘本里,有一类图书好像是另类的存在,除了书名,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或者虽然有文字,文字却只表示时间地点等,与故事情节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我们统一称之为“无字书”。经常听到家长感慨:天呀,这讲的是啥?作者要说啥?我给孩子讲啥?
想象力是创造力之源,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效率、事业创造和一生作为。无字书正是通过精美的画面,给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间。总结无字书的阅读方法可以从以下八个角度,享受一个有趣的故事,懂得一种认知的方法,学会一些有用的知识,完成一样动手的作品,掌握一项思考的窍门,了解一类生活的情趣,体验一次好玩的游戏,想象一幅美丽的图画。
今天,我们就从接力的这一套《大拇指无字创意图画书》开始聊一聊无字书吧。
初拿到这本书,薄薄的一小册,24开精装的小开本,拿到手上,手感很好。封面上简单清新的画风也一下子吸引了我,一定是一个温馨又有爱的故事吧。
第一遍,我看到了一些画面:
翻开蝴蝶页,舒缓的蓝色让我更加放松心情。画面展开,十朵小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随着一个一个场景的展开,每遇到一个场景就少了一朵小云,当剩下最后一朵小云的时候,他遇到了巫师造出来的粉云,于是两个人产生的爱情,并生下一群小云,又完成了十朵云。
第二遍,我看到了一首儿歌:
十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被捕到;
九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阴凉罩;
八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变鸟巢;
七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做羊袄;
六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陪宝宝;
五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把花浇;
四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成雪宝;
三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晾衣角;
两朵小云天上飘,一朵小云闪电削;
一朵小云天上飘,美妙姻缘终遇到;
夫妻恩爱儿女绕,十朵小云天上飘。
这让我想起了《十只猴子》的儿歌,可以带着孩子们边唱边跳,一起来认识数字吧。
第三遍,我又看到了一个故事:
从前小云有十个兄弟,小云最小,他有九个哥哥,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有一天,妈妈说,你们都长大了,要离开家独自生活了。于是十兄弟一起在天上飘着,寻找自己要做什么。
十兄弟在天上飘着飘着,他们看到一只小猫在捉蝴蝶,云大哥问,“小猫小猫,你在干什么?”小猫说要捉只蝴蝶做伙伴,云大哥说我来做你的伙伴吧,于是云大哥高兴的跟小猫回家了。
九兄弟在天上飘着飘着,他们看到一只小老鼠趴在沙漠里,云二哥问,“小老鼠,小老鼠,你怎么了”,小老鼠说:“好大的太阳,天热了,我要被晒晕了。”,云二哥说“我给你遮住太阳会不会好过一点?”于是,云二哥就跟小老鼠回家了。
八兄弟在天上飘着飘着,他们看到了小鸟在天上飞着,云三哥问“小鸟小鸟,你在找什么?”小鸟说,:“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我想找一个窝。”云三哥说:“我来做你的窝吧”,于是,云三哥就跟小鸟一起留在树上,做起了它的窝。
……(笔者任性留白,未完随时待续)
最后剩下一个我,在天上孤独的飘着,走过大法师的家,却看到烟囱里飘出粉粉的一朵,我立刻坠入爱河。我俩一起飘到不远的树后面,组成了属于我们的家。
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编一编属于你们的十朵小云的故事,每一个根据无字书编出来的故事,都包含着讲述着自己的人生。
第四遍,我看到了什么。十朵小云像我们成长的经历,我们小时候总有一些一起长大的朋友,走着走着,因为不同的生活目标,很多人都离开疏远了。朋友似乎越来越少,但我们终究能找到自己的幸福,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把十朵小云都看能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波折,可能会被骗,可能被伤害,可能伸手帮助别人,可能独自疗愈自己,而结果,我们也终将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无字书之乐,就在于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思维,多种方式玩起来。
作者: minmin310 时间: 2020-5-31 12:09
04 叮咚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妞去年的一段自己独立的午餐时光;爷爷生病回老家养病,奶奶照顾,家里没有了老人,娃的午餐午休顿时变成难题;一开始朋友家午托,后来朋友一次远行休了几天假,娃不想再去其它午托,于是我想起同事家小朋友中午自己在家吃饭休息的事,何不跟娃商量一翻,看她怎么说?想不到,她高兴的答应了,也许是午托的不稳定(换过两家)也许是时间的自由也爽快的答应了;当时她不到9岁。早上,我做好饭菜,放冰箱里,微波炉放餐桌,她自己热着吃;就这样,一直两个月我们合作得不错。今年,爷爷的病得再次回老家手术,两老人家昨天刚回,我们也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有了去年的经验,我两更能合作愉快一些吧。这也是去年我突然觉得她一下子长大独立了的事。必竞从小享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照顾,却一下子从这种依赖中表现出短暂的独立,对于她来说也是很有勇气的事。
不过,还想吐槽下,关于孩子练习舞蹈的事;因为疫情在家,我们从2月开始,一天不落的练功打卡,直到4月,100天的坚持,一到5月复学就破功了,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现在的完全弃之。。。。。。孩子的自律真的需要大人的指导,妈妈的放手需要看准时机,手中的线还是要时不时紧收一下,好好揣摩放风筝的艺术。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20-5-31 20:04
01秋虹
主题一:
关于孩子
一个长长的假期,这首诗让我感触最深,也让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一堆问题。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经常被遗忘,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了孩子,当孩子反对不喜欢的时候,冲突就发生了,尤其是在上课时。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小段子,说一年级的父母嗷嗷叫,三年级时偶尔说说,五六年级时就完全闭嘴了,因为发现自己也不会了。。。 那时候才觉得孩子长大了,他会的我不会,不能乱说话了……
我有时候真的小看了孩子而不自知,孩子出生就像块白纸,这里理论太久了,好像在潜意识中扎根了,于是从出生开始就计划着怎么“教”,才能让这块白板五彩缤纷,虽然这个想法从来未说出来过,但它一直都在。最近读《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哲学》才挖出了这个深藏的梗。把孩子当成“未知的“孩子,大人就会高高在上指指点点,满腹说教,尊重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这句话也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句子。我们家人也不少,老人家特别宠爱孩子,不吃饭就追着喂,现在哥哥吃饭特别磨蹭,而且各种挑,每次吃饭我们都近乎要爆发次战争!假期间,奶奶回老家了,我一个人带俩娃,还要陪哥哥网课还要负责吃喝,开始前,我和哥哥说明情况,妈妈不是超人,有很多事要做,平时家里只有我们仨,所以希望孩子可以协助我顺利完成每天的活动,尤其是吃饭,宝贝们都长大了不是小BB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我们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可以请求帮助。此外,我做饭还需要帮手洗菜打蛋什么的,问孩子们可以和我一起完成任务吗。孩子们特别开心可以帮忙做饭,而且吃饭再也不用唠哩唠叨了~ 吃完饭想下去散散步走走,但小朋友们想玩游戏不下去,我又摆问题了,等下我需要买菜,买米等等,妈妈肯定拿不动啊,我需要伙伴帮下忙,你们可以帮我一起吗?哥哥顿时转换说辞可以啊,走吧……
没有礼物没有奖励但孩子仍有动力做他能做的事,这或许就是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我是有能力的,可以为他人做些事情,不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孩~ 在过程中自己的力量感也满满滴。大人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查字典一起讨论垃圾桶怎么放合适讨论达芬奇站在一个空旷的山洞前是不是应该进去…… 当我们心中没有了那么多“应该”那么多“答案”时,心和孩子在一起时,尊重自然就出来了。尊重在前,沟通就不难了。哎…… 知易行难啊…… 现在希望在老师伙伴的带动下,修改下自己的各种小毛病!
作者: Diana 时间: 2020-5-31 23:13
02 Diana 聊聊孩子是成人合作伙伴的看法 这个观点可以有一些辩证来看。 首先要说明的是儿童是一个特殊人群,他们不同于成人,对世界的大多数认知还非常依赖于身边成人带来的影响,要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等成人对许多问题看法的解读,就需要花一些心思,从他们能理解的角度出发。 我记得阿甘正传中阿甘有一句形容自己妈妈的台词,说:“妈妈总是能用我听得懂的话来向我解释这个世界。” 这句话的前半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The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其次,我不排斥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合作伙伴。 这一点在我和女儿的相处中就有许多体现,原因很简单——有些情况她早晚有一天要面对。比如辛苦工作,回到家今天就是不想说话,我就会问她:“妈妈今天工作一天特别累,现在不想说话,能给我一些自己的空间?半小时或十分钟?”或者:“今晚可不可以不讲故事了?” 孩子们通常会关注父母的情况,一定会受到影响,我们不说不等于真的保护他们。与其让他们莫名遭受情绪倾泻带来的不白之冤,还不如一开始就让他们配合我们。 有时我也会拿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和她探讨毕竟有一天她要长大,提前“预习”一下。喜欢我们就多聊些,不喜欢也无伤大雅,我们自己把握好尺度,完全是可以做到对孩子坦诚一些的。
作者: ShuKe0803 时间: 2020-5-31 23:55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借由父母诞生,却不必为父母而活。父母也不必独为孩子而活。 我在自我目标最清晰最理智的年龄选择做了妈妈的身份,带可来到这个世界,秉持着我多了一个人生伙伴的理念陪伴他成长,他就像一盏灯,照亮我的生活,定位我的人生目标,我应该是自我选择的最大受益人。 孩子天生有灵性。当他还是一个粉红的肉团团的时候,我抱着他看着他,谁可曾想到未来他会长成什么模样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因为这美好的生命未来的无限可能,我充满期待地爱他看着他一天天变化,我也变成有无限可能的一个人,这些注定却又奇迹地发生着。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有他还小什么都不懂之类的想法,更不要说这类的话。, 我迟到接园,可有小失落但是看到我还是兴奋地扑过来,但是他的小情绪可能会延伸到睡觉的时候,某一件小事就会让他特别的敏感而闹脾气。我完全了解。晚睡前我解释晚到,可都会说“妈妈,明天早点来接我。”第二天送园,他也会叮嘱我“妈妈,晚上要记得早点来接我。” 我尝试和他聊一些事情,某些他不愿意聊的他会很巧妙地叉开话题,我也就顺着他。 可知道可婆婆是当当奶奶,婆婆是当当家的人,只能在当当家,可再想要婆婆也不会闹。 我们能感受到的他都有感受,而我们每天感知的不一定是他必须知道的,如果迟早要知道,那他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如何陪伴可可成长,可成为一个会独立思考有足够选择权的独立个体,这是我作为母亲在十几年里清醒学习的课题。
作者: Nana2018 时间: 2020-6-1 00:23
05 娜娜 主题二 念念宝贝早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了,她会记得我之前说过的没有强调的话,会有自己的思想。最近特别惊讶的是,村里有伯伯离世了,我说到害怕死亡的话题。后来再我们大人的谈话中,念念提醒说,不要说这个,妈妈怕。天啊,我真的好意外。我确实怕,但是女儿这么呼出这个理由来打断我们大人的谈话,我是确实没有想到和没有想过的。我亲爱的宝贝,谢谢你,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其实真的觉得有女儿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当然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个暖男。暖暖的孩子,暖暖的爱。
作者: 锦上添花 时间: 2020-6-1 00:26
10 锦上添花
说说你对“把孩子当大人\合作伙伴”观点的看法。
三四岁的孩子,不像婴儿那样,爸爸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很有自己主见和安排。爸爸妈妈不能随便打断他们,破坏了他正在进行的“工作”,“昊昊,该洗澡了”“昊昊,该吃饭了”,这样的话语,三四岁的孩童是不如耳的。往往到时间该做什么,他的时间意识还不是那么强,他并没有发现,爸爸简单粗暴的催促只是让他觉得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被打破了。这时候,孩子必须当成小孩看,需要爸爸妈妈不厌其烦的和孩子在开始阅读、玩玩具等一切”工作“之前,约定好时间约定好规矩。到点该做的事情,需要爸爸妈妈耐心的提醒”昊昊,洗澡后再玩玩具会更凉快哦“,”昊昊,今晚的菜很香哦,我们一起拿碗吧“~~~很多时候,孩子还是孩子,总是需要我们去立好规矩,耐心的引导,在我们商量好的规矩内,形成习惯。
可是,有时候孩子又有你意想不到的”小心思“。”妈妈,需要我帮忙吗?“四岁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他需要在帮助大人的时候得到大人的肯定。上涂鸦课,每一次一下课,昊昊自己找扫把、垃圾铲,移开椅子,扫垃圾,收垃圾,每一次做完这件事情,当老师表扬他是”小帮手“,他最开心,最有成就感。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劳动,把孩子当成我们的小合作伙伴,孩子会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作者: 橙子candy 时间: 2020-6-1 01:48
07陈洪娣 橙子candy+写写写六期第七轮第一周作业 2020.06.01
主题一:说说你对“把孩子当大人\合作伙伴”观点的看法
生活中,孩子的经验不如大人,需要大人更多的照顾和经验的分享。不过,在和孩子交往的时候,撇开生活经验,把孩子当大人对待,我是觉得很赞同,就是把孩子当朋友,平等对待,特别是在交流的时候。
如果总觉得你还小,你不懂,就该听我的,就会容易让孩子产生“我不行”的想法,不敢表达自己,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小时候,爸爸的一句“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那么的记忆深刻,现在也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把孩子当大人,一方面和孩子沟通时的语气会更柔和,另一方面也更愿意去倾听孩子,让孩子更自信地表达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会发现孩子的观点也很有道理呀!比如:昨晚和儿子一起安装新玩具,他反反复复装了拆,拆了装,好几次,还没有完成,我看时间比较晚了,就加入,帮他一起装,其实我的加入,我就开始自己主导了,目的是快点完成。过程中,我感觉有点不好,就请他来拧螺丝,可是后来我还是觉得他力气小,拧得不紧,又开始自己拧了。儿子就说:“妈妈,怎么都是你做,不是我做呢?”一句话就提醒了自己,我是来帮忙指导一下的,他其实并不想我帮他做。
作者: 秋虹@三叶草 时间: 2020-6-1 06:03
本帖最后由 秋虹@三叶草 于 2020-6-1 11:48 编辑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