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SongH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L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7 1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L15张玲
    感谢番茄老师在第二课中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图画书、源起和发展、图画书的结构、图文以及图画书分类,解答了我课前的一个疑惑,就是图画书和绘本的关系。对于番茄老师所提的阅读5个素养深有感触,阅读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从阅读中感受巨大的乐趣。我们带着孩子阅读,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并且带着思考能力去阅读。我为这次作业准备的绘本是《逃家小兔》。

书名:《逃家小兔》
作者:【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出版:明天出版社

【图书简介】
   《逃家小兔》写的是一只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在小兔和它妈妈的几段对话里,作者展示了一场幻想中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小兔子幻想自己是河里的小樽鱼、高山上的大石头、花园里的小花、远远的小鸟和帆船、还有马戏团的空中飞人……可是不管他变成什么,身后那个紧追不舍的妈妈总能抓住他。最后,小兔子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不再逃了。于是,妈妈便喂了他一根象征母爱的胡萝卜。

【阅读感受】
   《逃家小兔》故事简单风趣,寓意深刻,多年以来一版再版,成为经典的幼儿读物,家喻户晓。小兔子顽皮可爱,兔子妈妈机智幽默。作者把这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画得既写实又浪漫,让读者既惊讶小兔子丰富的想象力,又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这个故事最开始是在喜马拉雅听到的,非常喜欢,之后买了绘本。在我跟孩子们的每一次的亲子共读中,都要进行场景模仿,也许孩子们就是假装用这种追逐的游戏来感受安全感、确定妈妈对他们的爱,而我也回想起与宝贝们平日相处的各种亲密时刻。

【片段欣赏】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的抱住你。”

点评

B 作业要求是各个角度的分析,分析,不是内容介绍和感受  发表于 2019-3-20 20:29
发表于 2019-3-17 13:4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na 于 2019-3-17 22:13 编辑

L14 张运禄                 《大卫,不可以》图画书分析


《大卫,不可以》,作者是大卫.香农,这本绘本于1988年一经出版,获得凯迪克大奖,入选《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绘本。本书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妈妈对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开心又释怀的故事。

一、绘本整体印象。
      这个绘本拿在手上整体感觉印刷比较精美,图画颜色丰富多彩,绘画风格非常浓墨重彩,很吸引人眼球,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来读一读。而且本书以图画为主,每页的文字不超过十个,即使不看文字也能理解读懂图画中的内容,很适合幼儿阅读。

二、绘本图文设计。
       1、封面和封底。 1552800812_IMG_5756.JPG 1552800839_IMG_5757.JPG
       仔细翻看这本书可以发现,首引入眼帘的是封面,封面上一个小男孩踩在一堆书本上去拿放在桌子上的鱼缸,但是桌子太高了,他有点够不到,鱼缸随着往下即将倒到地上。结合书名我们可以很容易猜到这个小男孩应该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大卫,他正在做一些大人要求不可以做的事情。从封面的图文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本书的要表达的主题。接着我们再看封底,满纸是英文字母NO,这个正好与书名中“不可以”互相呼应,也进一步强调了主题。

      2、内容图画编排。我们可以留意到除了书名页及最后一页外,整本书都是由跨页所组成,而所有的跨页图画都是满版,让读者和图画之间没有距离,仿佛图画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读者眼前一样。同时画面上的空间仿佛延伸、扩展到现实世界里来。此外,这样的做法也让大卫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他可以不受限制、为所欲为。

     3、故事情节设计。整本书不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它是一些“不可以”场景的罗列,作者只是将我们生活中一些父母不允许小孩做的事情展现出来,每个场景互不关联,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场景和内容的选取上作者做了精挑细选,像在墙上乱涂乱画、爬很高拿东西、外面玩得浑身脏兮兮、洗澡玩水、吃饭玩食物、玩具玩得乱七八糟不收拾、胡吃海喝无节制、在床上玩个不停不想睡觉等等都是小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具有代表性,让读这本书的孩子能很好地代入到故事情景当中。

    4、故事结尾。
1552801047_IMG_5763.JPG
      本书作者巧设故事的结尾,反转剧情,让主题得到升华。在故事最后妈妈把大卫抱在了暖暖的怀里,然后说“大卫乖,我爱你”。虽然大卫一直调皮捣蛋,处处恶作剧,妈妈也一直责令大卫不可以做很多事情,还罚他面壁思过,但至始至终,在妈妈的心里,她是永远爱着大卫的,她所做的这些也是为了大卫好,正所谓你虐我千万遍,我待你如初恋,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三、绘本细节处理。
      1、大卫。
      本书主人公小男孩大卫是用几何图形接成的玩偶形象,椭圆型的大脑袋、头上没什么头发、咧开的嘴巴、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鼻孔朝天、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短眉毛,一看就是调皮捣蛋的主,真是刻画得很到位。

      2、妈妈。
      看完全书我们知道大卫的妈妈是严厉而有爱的母亲,但是作者没有画出妈妈的正脸(除了全家福照片),我觉得作者是想这个母亲不仅仅是大卫的母亲,她更代表了大多数孩子的母亲,是全天下母亲的形象,所以隐去了脸部特写。而且没有脸部表情单纯通过妈妈的肢体动作(双手叉腰、把大卫抱在怀里)更能表现出一位母亲的刚与柔。另外全书母亲的画面虽然只在头尾出现两次,但从文字我能感觉到母亲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小布一做坏事母亲就出现了,真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境,所以好的东西在少不在多。

     3、全家福照片。
全家福照片(三叶草).jpg
本书温情的地方除了结尾,还有就是一个全家福照片。我觉得这个照片就很好地反映出了作者作为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很喜欢在自己办公桌放全家福照片,包括美国总统也一样。传统的美国人家庭观念很强,他们把家庭放第一位的,下班后和周末时间是优先给家人的,节日更是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比如《奥巴马一家》这本书讲述了,当年奥巴马当总统期间,无论多忙,仍然坚持每天晚上6:30要和家人一起吃饭,每周最多错过两次。所以从全家福照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大卫一家其实是幸福的一家,大卫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这也跟故事结尾作者要传达的寓意不谋而合。

四、绘本带来启示。
      1、这本书是采用反面教育、警示教育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们,跟威比系列绘本《有危险》类似,告诉你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不允许的,小孩子不能做的。像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爬得很好去拿东西,这些非常危险,很可能会带来生命健康的伤害,这是每个父母都必须要给孩子上的安全教育课。还有就是一些不良的行为,必须要从小纠正,及时矫正,否则等孩子长大了更加难改,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习惯,最终可能会导致违法犯罪。
     2、本书大卫的一些坏毛病和恶作剧行为,其实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对此我们作为父母的多点宽容和理解,就像大卫母亲一样,虽然处处严厉制止、禁止大卫的一些行为,但心里依旧爱他、包容他。所以对孩子我们更多是要加以引导和教育,而不是责骂和批评。
     3、我们知道对于正处于第一反叛期和执拗期的宝宝来讲,当他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如果采取强制手段去教育他,他不一定会改。这时候我们不妨找一本符合主题的书来寻求解决问题,就像《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因为孩子身上有一些不好的行为,那么故事里也有一些类似的主角,通过跟孩子说相类似的故事,让孩子认识到这些坏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一些可怕的后果。而讲故事又是比较欢乐的形式,不会枯燥,而且有趣味,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从而会愿意试着去改进。
     4、对于孩子的爱搞破坏、不听话的不良行为,我认为教育的方式是堵不如疏,有时一味地禁止说不可以,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倒不如换一种方式陪他去做。就像大卫把自己搞得满身脏兮兮回家,妈妈看见了只会说不可以。同样是类似的事情,佩奇和乔治喜欢跳泥坑,但是猪爸爸和猪妈妈并没有责备她们,而是陪着她们一起玩跳泥坑。又比如孩子喜欢在墙上画画,那我们可以在房子装修的时候做一面黑板上,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墙上画画了。所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结果也大不相同。我相信大多数孩子会更喜欢猪爸爸和猪妈妈育儿方式。

       最后,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绘本的伟大之处就是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以上只是本人对这本书的一些浅显看法,期待进一步深挖绘本故事蕴含的真谛。



点评

A 分析得非常认真仔细,后面的感受有点多 了  发表于 2019-3-20 20:31
发表于 2019-3-17 16: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104122701 于 2019-3-17 16:48 编辑

L20号学员王璞

1、课前提问的解答

    课前提问是“图画书和绘本的区别是什么?”
1、名称,“图画书”最早是在欧美作品的译本中使用。到了日本以后,有了一个具有东方色彩的名字“绘本”
     2、图画书是插图,故事为主,图片为辅,图为文字服务。是带插图的儿童书;
          而绘本,则以图为主,提醒读者把目光转向图画。
     3、绘本强调插图主题必须能让儿童理解、有所共鸣,讲究图文间的和谐性;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选择的绘本是《有了想法,你怎么做》
     
这本图画书,文.图作者是科比.雅玛达。2015年初该书曾作为礼物赠予英国乔治小王子,并获得2014年美国独立出版人图画书金奖,2014年美国月光图书奖童书金奖,2014年华盛顿州图书奖金奖。

      
这本图画书,封面和封底以黑白色为主。很有意思的是,除了(长得像个戴皇冠的金蛋)“想法”是一直有色彩的,整本书是从无色逐渐过渡到“想法”周边从无色到有色,最终全图都有颜色,整个世界都五光十色起来。
用颜色和文字中的”它先是在这儿,一转眼,到处都是它的身影。它已不再只是我的一部分……它现在是世界的一部分。“呼应的非常好。
      
这本图画书,整体的文字风格,感觉就是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喃喃自语。不管”想法“的主体是谁,
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代入自己人生中的某个为”自己的想法“而煎熬、快乐、哀伤、兴奋、痛苦、愉悦的的经历。
     这本图画书,会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对读者提出挑战,让我们对故事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内容期待不断升级。下一个挑战是什么?会渐入何种佳境?有创新、有专注、有曲折,还有奇妙的灵感。
    这本图画书,会让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有了想法,你怎么做?”尤其如果这个想法与众不同,或者特别大胆,甚至有点儿疯狂的时候,你会把它藏起来吗?你会转身走开吗?你会假装它根本不属于你吗?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伟大的事物都曾经只是一个想法,你的想法会变成什么?


    我喜欢和孩子读完以后一起讨论的部分,还会把录音打开,记录下我们讨论的点滴,再整理文字记录。


点评

A- 作业要求的是分析,分析,分析  发表于 2019-3-20 20:32
发表于 2019-3-17 17: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L09 彭芸第二次作业
1、课前提问的解答

第一次的课前提问中,我问如何引导孩子阅读他没那么感兴趣的绘本(如科普类等)。通过课程了解到,其实未必要着急让孩子去看“我们觉得好”的绘本。拓宽孩子视野,扩大孩子阅读范围的想法是好的,但在自己都还没了解到如何去阅读绘本时就着急让孩子去看,有点急功近利了。大部分绘本都是好的,没有优劣之分,故事类、科普类孩子喜欢,就尊重他,大人可以从孩子的喜欢入手,通过欣赏、讨论、对比等方式拓展绘本内容,以平等尊重的姿势循序渐进慢慢来。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自己是否了解绘本,了解如何读绘本。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前(2016年):又一次带孩子读这本绘本,橐橐还小,不是很明白书中长者的智慧,“树也会口渴,用吸管喝水”,书中的小男孩并没有看到奶奶说的吸管,但他看到了花瓣上聚集的雨滴和啪嗒打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橐橐则指着树干说这是大树喝水的吸管,可以喝五多水。书中的奶奶回答孙子的“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我们已经有了辆会喷火的巴士”,面对男孩问什么那个人看不见,没有着急斥责,而是告诉男孩“有些人是用耳朵看世界的”。橐橐也不喜欢坐公交车,说没有小车子舒服,但天不热不下大雨的时候我仍喜欢带他坐公交,告诉他是节省,而且车程比小车长且需要走一段不算短的路,看到某一景物时他会由景而发吟诗,有时也会一个人说着一大堆他自己才懂的话,唱着自编的歌,变身翼龙宝宝飞,编各种理由不愿走路。正如书中奶奶告诉男孩的“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市场街最后一站,我觉得说的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站,告诉我们用眼睛耳朵鼻子去发现周遭的美;面对欲望,平凡是幸运;坦然接受并包容眼中的“不同”;不盲目羡慕,认真去发现处处存在的美;生活的快乐不在于索取而在于付出……这本书用平常的生活片段重复着真善美的道理,浅显的道理,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也告诉我,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如何看世界。

在听番茄老师课之前,我还困惑于如何跟孩子讲好一本绘本,之前我也听了不少线上的课程,结果都是别人说好我就觉得好,没有思考,也没有自己的内容,困惑着地给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的孩子讲故事,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究竟做了什么。

现在(2019):《市场街的最后一站》获得了纽伯瑞金奖,凯迪克银奖,方素珍翻译,多名大咖推荐。书的封面主要是橙色,给我一种温暖、甜味夹带一点酸涩。橙色的中间是一辆公交车,公交车上有一位白头发的奶奶,一个小孩,和司机。从封面带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可能是一个祖孙情的温馨的故事,也有可能是一个公交车历险记,或许是一个有关旅行的故事。带着观察到的细节,展开想象,预设情节。
翻开扉页,大片的橙黄色,小车、蝴蝶、雨伞等元素跃然纸上,当初看的时候很容易翻过,细细看来这些都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甚至它们就构成了一篇故事,一篇属于这本书属于读者的故事。
打开故事,颜色明亮的街道,活泼的男孩,行走的行人,执伞的奶奶,想起书本夹着的导赏小册上的那句“所有的平凡,都是幸运”。故事里,男孩小杰不断抱怨着:为什么他不能像朋友那样有自己家的车,而要在雨天里等巴士,为什么他不能跟别人一样有一个随身听,为什么他每次都要来到这个城市最脏乱的地方。奶奶并没有斥责孩子的羡慕,也没有一本正经的讲道理,用现实的无奈回答小杰的疑惑,而是用欣赏,享受,坦然地接受自己,接受世界,有饱含对生活的热爱来完成对孙子的回答。“树会口渴,你看见大树的吸管了么”、“喷火的巴士有会魔术的丹尼斯先生”、“有些人是用眼睛来看世界”……帮孩子积极地面对欲望,乐观地看待生活,这种诗意、细腻和温暖隔着书页缓缓地沁出,感染着读者。
想起书本中,盲人对奶奶说:“我用鼻子看世界,你今天的香水很高贵。”消除人们内心匮乏感的不是物质,不是索取,是感恩,是付出。生活处处都有美,没有,只是没有发现,帮助孩子和自己在现实社会面对欲望和比较,是父母重要的功课,读绘本,认人生,运用作者的智慧是看完绘本后父母的反思和思考。
绘本不是单纯的念完书中的文字,或是带着孩子找找文字中未体现的细节,要从封面,从作者,从扉页,从书本结构,从图画和文字内容,从封底找到共情的元素,大人思考领着孩子思考,称赞、认同的理念,运用与生活之中,这就是我从番茄老师的课程中学到的。

点评

A 不错的思考和分析,点赞  发表于 2019-3-20 20:34
发表于 2019-3-17 19:3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黑白的,童心是彩色的 L05 张静  很高兴听番茄老师讲绘本的百年发展史。 课前我曾问道中国绘本的发展。虽然课程上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但课后的在线答疑环节,番茄老师在回答某个同学的疑问时却提到了,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开阔,打破地域的限制,应该更世界化。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网络及其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全球的文化开始更快的融合,无论是生活模式还是文化领域都更加趋同。不过,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文学故事,历史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气质,给我们的人生打上了底色。所以,还是希望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经典画本,精彩的故事素材能通过更加新颖,更加世界化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孩子面前,让文化能如血液般一脉相承,用中国的智慧和文明去滋养我们的后人。也更希望我们的经典形象都能走出中国,影响并滋养全世界的儿童。  本次作业我想谈谈《路边花》。 《路边花》 「加拿大」乔纳诺.罗森 文 「加拿大」西德尼.史密斯 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我是个唯美主义者。吃的,喝的,用的,看的,听的,玩儿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审美第一。书也不例外。 每次买书,我都会直观的先看书的封面,颜值高,构图好,看起来很有趣的书是第一选择。每次和孩子一起看书,也会惊叹于绘本构图的精巧,用笔的流畅,配色的精妙,立意的特别。但惊叹后也不会有更多的思考。番茄老师的课给了我更详细的看书,理解书的方法。让我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比如《路边花》一书。购买时,黑白色的封面上小女孩儿红色的身影打动了我。买来后发现是本无字书。 绘本是用图画说故事的艺术,好的绘本能让读者不用看文字,光看图也大概知道故事在说什么。无字书就是这种用图来讲故事的绘本。或者可以叫他作文字的图画。整书不着一字却可以让人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并被深深的打动。 《路边花》虽然是个黑白色为主调的书,但它依旧是一本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色彩书。整书用色彩贯穿了整个故事。 书中前期的色彩比较单一,大面积的黑白色调将成人世界的冷漠,疏离,麻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小女孩珍妮这抹亮丽的红色,热烈,生动,使这个形象顿时从周围的二维平面形象中,脱颖而出,变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 珍妮随爸爸一起走路回家。途中,爸爸一直在忙着自己的事,街上的成人们或忙忙碌碌,或麻木疲惫,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与身边的事物完全割离。而小女孩却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水果,出租车,花裙子、路边的野花,化妆品店漂亮的各种瓶子。随着孩子的目光,这些物体都有了色彩。而当珍妮和爸爸穿过街心花园时,全书的色彩逐渐温暖丰富起来。到了孩子生活的区域,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有了颜色。原来书中的色彩是根据小女孩珍妮的视线和情绪流转逐渐渲染的。到了自己生活的地方,热情的邻居,可爱的狗狗,挚爱的亲人,一扫前半本书中冷淡的色调,整个氛围都温暖起来。 而珍妮一路上采集的路边各种颜色的小花,被她默默地送给死去的小鸟,公园里的流浪汉,邻居的狗狗,妈妈弟弟,还有自己。这些星星点点的色彩,笔墨不多却凝聚了全书最单纯的美和最纯洁的爱。 珍妮在灰扑扑的世界里发现了色彩,发现了美,然后把它传递了出去。 这本安静美好的无字书,用色彩的转换提醒我们要学习观察生活、关注身边、重拾审美的眼睛。 另外这本书在构图上也很灵活,整页图案,跨页图案,小宫格各种应用使绘本灵动有趣,充满故事性。 很感谢这次培训,让我们能更有效的看书,感受书,而写作业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和情绪梳理的过程,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又往往会发现很多日常没注意到的细节。

点评

A- 前面分析很赞,后面太粗糙简略了  发表于 2019-3-20 20:36
发表于 2019-3-17 1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ris_wumi 于 2019-3-17 23:13 编辑

L21 李晓虹

2019春季初级班第二课番茄老师的《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

作业:
1、课前提问的解答;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题。课前提问的问题

在本课前,我提了两个问题。

1.图画书是不是都是32页?

这个问题,我已经得到了答案。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我在看《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提到的,图画书被设定在32或40页之内。读到这里时,我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给一本图画书规定了页数。是不是超过这个页数范围的图画书就不是图画书了呢?现在我理解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大家约定俗成的认为图画书只有32页。而随着图画书的发展,这种约定俗成已经被打破了。不仅表现在页数上的变化。对于开本、材料等都变得多元化了。

2.漫画书是不是属于图画书呢?适合多大的孩子读?
这个问题,我想我也得到了答案,首先,漫画书是图画书的一种。至于适合多大的孩子来看,要看漫画书的内容了。不是成人漫画,孩子看来也无妨。如果就我认为内容不好。那么找到可以替代的书,来引导孩子放弃见容不好的书。

第二题。一直以来,我都喜欢日本的图画书。画面直白,清晰,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找了一本,悠悠小时候很喜欢的一本书,来做这个分析。

《喵呜》 作者 宫西达也。这是一本16开的图画书,讲了一个温情的故事。页数:27页。


首先,看封面和封底。
微信图片_20190317195336.jpg

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联合构成了一副画面。一只大大的猫,张开大嘴,露出尖牙。猫的对面是3只小老鼠。这三只小老鼠是背对读者,没有表情的展现,对于一只猫这样张牙舞爪的,小老鼠,是害怕?是恐惧?不得而知。

接着,是环衬。这本书的环衬是黄绿色。(手机拍照,灯光不好。有色差)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让人知道这不是一个血腥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120.jpg

下面是,书名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327.jpg

书名页画着一个树干上挂着一个黑板,黑板上呢,画着个大猫头。这是故事的前奏。是在上课吗?那是谁在听课呢?

接下来,就是正文了。故事开始了。第一个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917.jpg

原来是小老鼠们在上课,老鼠老师在讲猫,而在右下角的书桩后面,有3只溜号的小老鼠。画面温馨,和谐,由远及近。

第二个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1105.jpg

镜头拉近。直接拉到不听讲的三只小老鼠身上。现在再想想封面的三只小老鼠的背影,应该就是这三小只吧

第三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5744.jpg

出现一只大猫,喵呜一声。这里是大猫第一次叫 喵呜。大猫的体型很大,与三只小老鼠形成对比。这里就可以看到前面小老鼠上课没有听讲的结果。见到了大猫却不认识。

第四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5454.jpg

此时,画面转向,从大猫背后看过来。可以看到小老鼠害怕的挤到一起。

第五跨业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035.jpg

大猫与小老鼠都面对读者。小老鼠像认识了新朋友一样的问大猫的名字,大猫非常心虚,脸都红了起来。画面分别展现出大猫和小老鼠的表情。

第六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259.jpg

镜头拉到大猫的近景。小老鼠约大猫一起去摘桃子。可以看出,大猫即想吃掉小老鼠,又想吃桃子。大猫在转着眼珠,想着坏主意。

第七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510.jpg

这页不像前面是一个跨页,一个画面。在这页,共有两幅图。一幅是大猫带着三只小老鼠去桃林的路上。另一幅是大猫和小老鼠在吃桃子。
这两幅画面是个承接的关系,说明的事情发展的一个经过 。这两个画面都是非常和谐,感觉大猫和小老鼠是好朋友一样的。

第八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921.jpg

同样的和谐,吃完了桃子,好朋友们回家了。注意下,三只小老鼠却拿了4个桃子。而这桃子似乎比小老鼠还大。

第九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201311.jpg
可以看出这个跨页正是封面和封底的那幅图。大猫凶相必露,喵呜 一声说我要吃了你们。这是大猫第二次叫 喵呜 。刚刚还是像好朋友那样相处,那小老鼠会害怕吗?

第十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1805.jpg

不明所以的小老鼠想必是没有害怕,他们三个一起学起了大猫的叫声。这一页,画面中没有大猫,只有三只小老鼠张大嘴巴学大猫的叫声

第十一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2105.jpg

大猫被这三小只鼠给搞蒙了。为什么这三只小老鼠不害怕呢?大猫正在犹豫,不知所措的时候,小老鼠却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的,把带回来的桃子送给了大猫一个。

第十二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2448.jpg

镜头从大猫这边从上向下。小老鼠在听说大猫有4个孩子的时候,决定把摘回来的桃子全给大猫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听到小老鼠把摘回来的桃子都送给了自己,大猫叹了一口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猫放弃了要吃掉这三只小老鼠的念头吧。

第十三跨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2851.jpg

大猫抱着桃子往家走了。三只小老鼠,在远处挥着手。这里,大猫又说了一声喵呜。

最后一页

微信图片_20190317193106.jpg

没有任何文字,只是三只小老鼠的背影,在冲着远处大猫的背影在挥手。

这本书,文字就是画面的补充。每页的文字都被放在了不影响画面的地方。文字把画面说明的更加生动。

书的名字叫《喵呜》,大猫在故事中,一共三次叫了喵呜。第一次刚出场的时候,这一声叫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 ,逞一下自己的威风。确实给小老鼠吓了一跳。第二次是在摘桃子回来,喵呜一声,同样也是逞威风。可这次却一点没管用。第三次是小老鼠约大猫再去吃桃子,大猫小声的说了一句喵呜。我觉得是同意的意思。大猫心里已经把小老鼠们当朋友了。

小老鼠对待大猫是无知者无畏。大猫刚开始对待小老鼠是想吃掉他们。接着是想吃了桃子再吃掉,到小老鼠拿出真心对待大猫,大猫从心里默认小老鼠是朋友。真心对待别人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微信图片_20190317200917.jpg

点评

A+ 点赞点赞,非常棒的分析,有很多自己的看法,这点最重要  发表于 2019-3-20 20:40
发表于 2019-3-17 2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01L07 发表于 2019-3-14 11:09
L07号学员骆丝
      绘本的前世今生,听完番茄老师解说之后真是受益匪浅,也让我重新对图画书有了 ...

L19号 李文莉

《不一样的卡梅拉——我爱小黑猫》

《我爱小黑猫》是2006年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法)约里波瓦著和(法)艾利施绘。该作品讲述了小鸡卡梅拉和火鸡皮洛克生下了一只粉色的小鸡——卡梅利多,卡梅利多意外的结识了一群外星鸡,和它们一起寻找太阳的时候遇见了小黑猫的故事。

小鸡卡梅利多和他的伙伴们在钓鱼的时候,小胖墩钓到了一只小黑猫。没有人愿意收养它于是卡梅利多和他的妹妹决定收养它,并给它起名叫“落汤鸡”。小黑猫到鸡舍后,受到了很多的冷嘲热讽,以及不公正的待遇。大家总把一些自己不知道事情推到小黑猫身上,卡门和卡梅利多总是保护小黑猫,帮助它成为一只勇敢的猫。只有卡梅利多和他的妹妹站在小黑猫的一边。小黑猫长大了,和小鸡们告别,它去周游世界去了。
突然有一天,有三个无恶不做、好吃懒做的强盗来到鸡舍进行打劫,它们疯狂地抢着鸡蛋。忽然间,鸡舍的门开了,一个威武雄壮的大黑猫出现了,它和田鼠们英勇地搏斗,把田鼠们打的落花流水。最后大黑猫胜利了,它就是“落汤鸡”。

故事是围着小黑猫讲的,像小黑猫一样勇敢,要学习小黑猫,勇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不为小事争吵。在朋友有困难时一定要贡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
像卡门和卡梅利多一样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不能以貌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热心的帮助,只有这样,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伸出援助的手去帮助你.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珍惜朋友,不应该歧视他们。

如何对待弱者,也是孩子世界常常遇到的问题。小黑猫的出现,使小鸡的集体中出现了两派,一些小鸡欺负小黑猫,一些小鸡保护小黑猫。当孩子欺负弱者时,要让他知道,自己有一天也可能会成为弱者,就像小胖墩一样。

点评

B 只有介绍和感受,分析在哪呢?  发表于 2019-3-20 20:42
发表于 2019-3-17 21: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L组17号  何艳阳  第二次作业

最近工作确实比较忙碌,好不容易忙中偷闲听了番茄老师的课,受益颇多!显然,老师们的课听一遍是不够的,确实值得反复聆听和学习!

《鞋子里的盐》
和女儿共读这本书时,读到乔丹打赢了一场比赛,我们俩个拍手称赞,很开心。其实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是一件很享受、很有意义的事。工作虽然忙碌,但在努力坚持每日必给女儿读绘本,少则一本,多则三本及以上。
《鞋子里的盐:迈克尔·乔丹》是由美国迪洛丝·乔丹和萝丝琳·M.乔丹撰写,由卡迪卡·尼尔森绘图,本书介绍了“鞋子里的盐”是极富想象力的谎言,但妈妈这个善意的谎言给了小乔丹希望和梦想,促使其努力练球,从而重拾信心,打赢比赛的事故。其实,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遇到高大的对手,怎样去面对这个障碍呢?乔丹以坚持为法宝,持之以恒,正是超越自我的典范。在困难面前,乔丹妈妈以沟通技巧和爱帮助孩子直面挑战,引人思考。
本书的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都贴合儿童的视角,画面出现天空蓝、球衣红、树木绿、黑夜暗,还有最后画面定格在乔丹长大后跃起投球灯光闪耀的光芒时刻,一方面很有上进感,处处体现出向上拼搏的力量; 另一方面,画面出现的败球时候的失落、妈妈温暖的祷告、乔丹坚持的练习、爸爸理性的分析等等,让听故事的同时充满着代带入感。
故事中我们看到乔丹被高个子马克截球,尽管小队友们并不认为输比赛是他的责任,乔丹也常常感到自责和内疚,认为都是自己身高的问题。
乔丹问妈妈怎样才能快快长高?妈妈说,在鞋子里撒盐。尽管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也暂时疏导了小乔丹的情绪。但是妈妈也没料到几个月过去小乔丹竟一点也没长高吧!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乔丹的爸爸出场了。他首先肯定了乔丹的努力,接着说:“长得高一点儿或许能让你打得更好,可更重要的是毅力、决心和尽最大的努力,这些才能使你成为真正的赢家。”是呀,一个天才,靠的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如果个子没有长高,你又真的热爱篮球,那就用更加勤奋的练习,更持久的恒心去克服自己的缺陷吧!那时,你收获的远比个子高的好处多得多。
喜欢乔丹的妈妈细心温柔充满着爱,也喜欢乔丹的爸爸,理性、善于分析并且懂得引导。细心的妈妈更易觉察出孩子的敏感、迷惘、自卑等情绪,理智的爸爸能看透问题,给出正确的指引,这两位父母的关怀和教育是乔丹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点评

B+ 细节分析没有看到哇  发表于 2019-3-20 20:44
发表于 2019-3-17 2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L04 张勤

一、关于课前问题解答
我课前问题是关于为学龄前孩子讲绘本,是照书里的文字读出来还是变成更浅显易懂的语言读给孩子?因为有些绘本用词讲究,孩子不好理解,经常会打断问什么意思。这次课堂内容没有涉及,暂且放一边,我自己目前的做法是先照着书本读一遍,然后针对某些词汇再解释一次。

二、找一本图画书具体分析

孩子三岁多时曾经非常喜欢看《阿迪和朱莉》,虽然她大字不识一个,却可以根据画面完整讲述。书的封面可以看到一头小狮子和一只长耳朵兔子在草丛中,画面和谐,并没有想象中天敌的你追我赶。初次见到这本图画书,我就被它的内页吸引,独特的分页设计一度让我产生错觉:是不是书被撕了?正在考虑我该怎样为孩子讲这种书,是讲完狮子的所有前戏然后再讲兔子呢,还是上下对照一起读,还没等我考虑清楚,孩子就自己翻页了,那我就随着她的步伐讲好了,哈哈

两个小主人公登场的时候,阿迪在摇摇马上玩耍,朱莉坐在宝宝椅上,不过面前的饭碗已经打翻,地上一片狼藉。这俨然就是自家娃的日常嘛!天黑了,狮子爸爸和兔子爸爸正在为孩子们讲故事,淡黄色的背景墙和台灯显得格外温馨,宝贝们床头都刻着爱心以及“LOVE“字样,暗示这是两个同样温馨的家庭,也侧面透露这本图画书是和英童书Love系列。狮子家在地上的山洞里,洞外的树枝上,鸟爸爸和倒挂的蝙蝠爸爸正在为他们的宝宝讲着睡前故事。兔子家在地下的洞穴里,不远处可以看到老鼠爸爸和刺猬爸爸也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这场景像极了我们三叶草所推广的家庭阅读模式。

接着往后翻,狮子爸爸教阿迪生存本领:如何安静地走路、凶猛地吼叫、抓兔子。当阿迪发出小猫叫声的时候,看得出爸爸一脸无奈。爸爸教育它、传授本领时,他要么呼呼大睡,要么和蝴蝶玩耍;爸爸教他如何走石头路时不发出声音,它干脆把小石头都捡起来抱在怀中。看到这里,一个淘气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兔子爸爸教朱莉狮口逃生本领:如何分辨细微的声音,如何躲开狮子,朱莉则在一旁穿着红色高跟鞋和小老鼠品茶,俨然一个胆大爱美的小姑娘(孩子说朱莉穿的是妈妈的高跟鞋)。同时,小老鼠的出现也为后续做了铺垫。爸爸教它听微小声音的时候,朱莉一脸夸张的表情逗的孩子哈哈大笑。

它俩同步学本领时,上下分页设计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小朋友对画面的理解。当爸爸觉得它们学有所成了,同意它们去草原闯荡,虽然妈妈们还有些担心。这心态像极了我们自己:孩子长大了终究要放手的。阿迪和朱莉走了很久,都迷路了,它们误入一片甜果园。通往甜果园的路上下两页合起来就是完整的页面,朱莉在右下角----路的前方,阿迪在左上角,紧跟朱莉,但它俩还没相逢,为后面的“不期而遇”自然过渡。

吃饱喝足,然而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它们一路狂奔跑进附近的山洞躲雨。这时,阿迪和朱莉相遇了,页面合二为一。画面中部用了大片蓝色背景,映出两只小动物的影子是黑色的,洞顶长短不一的钟乳石和地上凹凸不平的倒影可以感受到山洞里漆黑一片。阿迪和朱莉此时并没有站在一起,中间隔了安全距离,两只蝙蝠倒挂在上空,也是相隔同样距离。当一只小老鼠爬过阿迪的尾巴,阿迪吓得大叫,一把抱住朱莉,勇敢的朱莉安慰着阿迪。此时画面上两只蝙蝠也挨到了一起,仿佛也惧怕这只小老鼠(孩子说这只老鼠是朱莉的宠物)。

雨过天晴,它们顺理成章在一起玩耍,在甜果园里打水仗,成为了好朋友,并且教对方本领(在孩子们眼中便是游戏),还互赠礼物。天快黑了,画面中出现了两条岔路口,阿迪和朱莉各自带着对方的礼物回家了,内页又被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讲述它们回到家后的情景。阿迪给爸爸妈妈演示新学的游戏:兔子跳,狮子爸爸看到都快晕过去了,一手扶着脑门,狮子妈妈也惊讶地捂着嘴巴。而兔子爸爸妈妈听到狮子吼吓得都钻到桌子底下了,桌上的茶杯都被可怕的吼声震得东摇西摆。睡觉前孩子们给爸爸讲狮子兔子成为好朋友的故事,并且各自抱着对方的一撮毛说晚安,这里的睡前故事与与书开头相呼应。

封底更好玩,阿迪和朱莉给对方打电话,他们脚下延伸的细线绕啊绕,仔细一看正好组成他们的英文名,图画书结尾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他们依然想念彼此,互约时间再次出游……

这本图画书的作者是陈致元,图文搭配和页面设计的呈现方式交错穿插,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形式。整个绘本内容有趣,并且充满幻想,别样的友情正体现了孩子们单纯的内心:只要付出真诚,天敌也可以成为朋友。

点评

B+ 介绍和感受非常认真细致,就是分析太少了。根据要求是各个角度的分析  发表于 2019-3-20 20:47
文无定式,讲故事也无定式,有些可以自己语言,比如无字书,有些就读文中的字,都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发表于 2019-3-20 20:45
发表于 2019-3-17 23: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L08号  聂琼  第二次作业

   跟大宝一起亲子阅读五年,二宝阅读一年,却从来没有思考过绘本从何而来,有何发展和变化,绘本的图文关系,和绘本封面,封底,扉页中蕴藏的秘密。听了番茄老师的课,不禁重新审视绘本和我们阅读的方法,希望能让孩子从阅读中收获更多。
  尝试分析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文/图:菲比 吉尔曼
  封面是浅蓝的底色,草地由绿渐黄,空中几片落叶,可爱的小男孩和慈祥的爷爷手牵手,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自然的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发生在小村庄的温馨故事。封底介绍了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描述了充满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        封底有小老鼠一家的图片,暗指书中老鼠一家的故事。
  书中的内容看着很简单,却描绘了两个家庭的故事。约瑟一家和老鼠一家。书的内页很特别,主要画面是约瑟一家,而页面的下方却是老鼠一家,让我们阅读的时候忍不住多看几遍,一遍看约瑟,一遍看文字,一遍看老鼠一家。孩子的眼光总是更犀利,阅读时会发现很多我注意不到的细节。美丽的毯子为什么越来越小了?丢掉的部分去哪里了?原来是被小老鼠一家拿去做床单,窗帘,桌布去了。
  书中的爷爷,慈祥而睿智,把一块毯子象变魔法一样变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最后纽扣不见了,却变成了约瑟笔下的故事,变成了爱留在了孩子的心里。
  书中的画面真实而细腻,小镇的面貌和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身临其境,似乎跟着约瑟一起来到这个温暖的小镇。
  读完这个故事,心里总会暖暖的,孩子会微笑着仰起小脸说,“爷爷真的好厉害。”而我,会自然的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想起小时候自己珍爱的玩具,想起那些象约瑟一样慢慢的不见了的物品,还有一些慢慢的淡忘的事和人。
   我想,这应该就是阅读的魅力了。

点评

B+ 多点分析就好了  发表于 2019-3-20 20: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28 21:56 , Processed in 0.06927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