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michelle.soong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共读书阅读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3 2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A01 Diana
《成长型思维》共读心得——Diana

听番茄老师分享的总结:
2019年1月8日晚上,认真听完番茄老师关于的分享,感触很深。
番茄老师从自身多年的儿童阅读推广的经验出发,跟大家说明了为什么想要分享这本书的初衷。为什么大家都认可的理念,可是行为模式却大相径庭?根源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即是否具备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老师从好几个例子出发,跟我们阐述并做了分享:
1、从孩子捡地上东西玩,大人不同态度的例子,引申说明孩子的探索行为应该被善待;
2、从奶奶在黑暗中打着电筒让孙子玩沙的例子,以及孩子们不断变换的玩法,引申出我们应该要鼓励和保护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探索欲望。

当我们将这样的思维模式反推到其他方面,也是相同的;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然后有意识的去做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许多人或许会说,成长型思维说的这几点我们都知道。可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去培养自身和训练,使之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呢?
清楚的知道和在生活中、工作中有意识的去使用它是不一样的。有意识的运用成长型思维是更有目标性的,思想指导行动,是有预见性的去做。
这里番茄老师以自己表弟梦想成为律师的例子,向大家分享了一旦清晰了目标,无论挑战多大,都能克服。

在国外,“成长型思维”受到广泛认可,因此,番茄老师也推荐我们《成长型思维训练手册》和《终身成长》这两本书,作为我们的拓展阅读书目。番茄老师建议我们,作为一名学习了一年多初级和中级班课程的阅读推广者,我们可以以这本共读书为契机,对自己前期的学习做一次梳理和总结,并理清自己接下来可以怎么做。并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导读建议:
1、可以先根据每章节的导读部分,提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
2、讲大家提出的问题提前在小组里探讨,探讨过程中将不同问题进行对比,相互交流;
3、大家提出共同的问题可以重点探讨,并在分享之前列出提纲。

我们小组作为A组,是第一个分享,而我作为A组的组长,自然是第一个出来和大家做分享。在这里,就自己的层面、小组的层面和整个共读经历的收获做一个总结:

首先,就自己的共读分享,我自己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称之为“迷茫期”。在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心里特别没有底,不知道应该怎么带领组员做分享,也对自己充满了各种怀疑。可以做吗?做得好吗?会不会“开天窗”?等等可能发生的意外画面充满了头脑。总之一个字,担!心!

第二个阶段,我称之为“自信爆棚期”。在我们小组分享的过程中也是状况不断,到了分享时间大家在小组群都特别安静,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接近,就什么也不想硬着头皮就上了。可是刚刚起了头,小组的小伙伴儿们接二连三的加入进来做支持和配合,大家一个接一个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到后来竟变得相当有默契。
自信心和成就感就一点一点的爆棚了!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我发现凡是参与的小伙伴们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微妙的情感变化,真可谓是“患难见真情”,大家曾经彼此支持过,彼此助力过,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次考验!这个阶段,正应证了我们在《成长型思维》中分享的第二个特质——勇于行动。

第三个阶段,我称之为“沉淀期”。也就是回听和再听其他各组的时候,这时心理上的“高峰体验”已经过去了,开始理性的回顾自己曾经说过的内容,有哪些可以改进,再向其他小组学习更好的分享方式,总结更多更好的阐述,加深对《成长型思维》其他几个特质的整合学习。

然后,就小组的共读分享,我也总结了三点:
第一点,个人的力量会被集体的力量所放大,1+1>2。
当我们在分享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的分享方式和关注的问题和角度都不尽相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而大家彼此支持的过程,让我们每个人的特色都得到绽放,因此,1+1不再等于2,1+1会大于2。

第二点,辅助他人,也是帮助自我成长。
在共读导读的过程中,以及听其他小组分享的过程中,我们自我锻炼,也不断在帮助其他组员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大家互相支持,彼此成为对方的讲述者和听众,互相支持着共同进步,非常感谢三叶草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

第三点,我们能从他人身上发现闪光点,这些闪光点能照亮其他人,也能帮助我们修正自己,得到成长。
当看见他人的亮点时,一种行为方式可能是妒忌,为什么她有我没有。然而,在这次的共读过程中,我只看见了另一种,就是不断为他人点赞,发现了他人的闪光点,我们都会为她的亮丽点赞,然后向她学习,努力像她一样好甚至更好。这个过程,我们彼此成为彼此的试金石,为照亮彼此感到开心和骄傲。

最后,说说我的收获。
1、分享导读前,需要一再梳理条理,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或例子,后期可以再更深入;
2、分享过程中的口语化要再精简;
3、这是自己的一个新思路:目前非常荣幸的成为了2019届春季初级班故事妈妈班的小组协理,因此打算就《成长型思维》在小组群带着学弟学妹们尝试进行微分享,我想这也是“勇于行动”的一个展现。
发表于 2019-3-3 20: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ysunny6301 于 2019-3-4 15:13 编辑

C05周美芬 《成长型思维》阅读报告
上学那会读过《拿破仑成功学》,当时囿于自身经历,对方法不能理解地透彻,这次借中级班共读,结合自身的成长,全面地学习了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即志存高远、勇于行动、坚韧不屈、积极乐观、承担责任、善于合作、不断成长,下面谈谈我对七种思维模式的理解。
一、志存高远 一个人的抱负决定了他的潜力,也决定了他的行动;远大的抱负让我们在漫长的追寻中永保向上的动力,表现出更多的韧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如何才能拥有志存高远的思维模式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更愿意满足现状,追求安稳,不是说没有志向,只是我们的志向都更趋向于理性,会更多着眼于现在的基础,而谈不上高远。书中给了我们一些途径的指引,我最认可的是敢于梦想,如果连想都想不到,确实离实现太遥远。
二、勇于行动 任何事情,只有开始了,才知道有多大的可能,当你拥有高远的志向,不去行动,会使一切归零。我们都有害怕和恐惧,而战胜的唯一办法就是面对。这一点在自己身上我深有体会,以前我不善于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我本能的会选择用时间来稀释,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逃避,开始有意识的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采用面对面的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往往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棘手。
三、坚韧不屈 坚韧不屈也就是逆境思维,追求梦想的旅途,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时候需要我们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并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遇到挫折时,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心态,寻求突破口。
四、积极乐观 这一点我个人觉得与坚韧不屈是相得益彰的,拥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有时候可以化逆境为机会。相信每一次挫折都是历练和检验的机会,会让我们更乐观的面对。
五、承担责任 能承担多大责任就能获得多大成就,不要过度囿于自己的职位,而要勇于做更大的承担,这将会大大拓宽你的思维模式。出现问题,勇于承担的人会积极想解决的方式,而逃避的人更多争论的是谁的责任,这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导向。
六、善于合作 如书中所说,个人英雄主义的领导时代已经结束,善于合作的思维模式会引导你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并善于整合彼此的资源,我非常认可善于倾听的艺术和组建团队的重要性。
七、不断成长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实时审视自己的环境,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技能,或许在明天或者换到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要适应变化,及时成长作出调整。
发表于 2019-3-3 20: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E04  程瑾
                             《成长型思维》读后感
    写作业前,又去看了各位的分享。都说得很有道理,番茄老师分享了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毕竟,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就能决定能否成功。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而我想要分享的主要是第一点和第七点:志存高远和不断成长。
    我个人觉得,所谓的志存高远,并不是要将志向立得多么高大上,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爱因斯坦,也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也只有一个巴菲特,作为千千万万的平凡人来说,我们的志向,只要贴近生活接地气就好(我这算不算消极啊),只要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就好。我们在小学时,都有写过关于理想的作文吧,你还记得当时你写的理想吗?反正我是记不得了。那时有人写要当科学家;也有不少人写,要当工人、老师、医生、解放军等很多平凡职业。虽然这些都很平凡,但他们很多人都实现了。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我们的梦想,无论多么平凡,我们都要努力去实现。当然,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我们每天的一点一滴地积累,完成每天的小目标,做到量变到质变后,才有可能成功,毕竟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而这每天的小目标,只有我们认真去做、坚持去做、积极地做,我们才能离终极目标越来越近。另一方面,我们的志向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也要与时俱进,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生活地追求,是健康快乐地生活。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所以要根据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调整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不断成长,简单点说,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工的操作已经被机器人取代。如果我们还是固守原来的方法或原来的职业,不能随大流应变的话,那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在说,这零零后的孩子,10年后,该用什么方式生活呢,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许多传统行业逐渐被淘汰,很多职业消失,导致失业率会越来越高。比如,上世纪80年代,邮政是个很热门的行业,那时主要经营信件、电话、电报,现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邮政局已经不复存在,邮递员被快递员取代,电报也销声匿迹,发报机也只能去博物馆看了(当然,也可以从抗日影片中看到)。现在的远程交流方式基本被微信和QQ取代。曾经想当发报员的,赶紧换专业。再比如,交通方式,以前靠马车、靠双腿,现在基本是小汽车、动车、高铁。所以,以前想开蒸汽火车的,现在要学会开动车。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短短的二三十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当年,上了大学后,才真正地接触到电脑,同学间相互交换电子档案,用的是巴掌大小的软盘(现在这东西,可能博物馆都没来得及收藏就销声匿迹了),在两台电脑间倒腾数据。然后是用“猫”,像蜗牛一样慢的“猫”。现如今,是光纤,那速度,真是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以便在适应社会的进步中不被淘汰。若个人不成长学习,就会失业;若企业不成长学习,就会被淘汰。
总之,任何人或团体都要有个目标,无论大小,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勇敢地走出第一步,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地面对,在挫败中承担责任,寻求合作与帮助,并及时调整目标,不断成长学习,才能走向终极目标:健康幸福地生活。
    作为三叶草故事家族的一员,我们不仅仅讲述故事,也要将这种积极的向上的思维模式传授到大家,让我们都乐观地却不盲目地面对生活,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发表于 2019-3-3 2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iruo530 于 2019-3-3 20:26 编辑

D04 张晓薇

不断成长,做更好的自己

2018年中级班共读书阅读心得


       读完了《终身成长》后再读的《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7种思维模式》,前者或许是因为译文的语言习惯关系让我看得很艰难,虽然可以理解且认同其理念,但总觉拖沓,读起来不畅快,直到翻开后面这本书,方觉第一本竟已润物细无声地,打好了底色,令我更快速地理解这7种思维模式和它们在工作、生活乃至人生许多容易忽略的场景中的融会贯通;理解在不同的层面捕捉自己最需要的学习的技能,把自己放在了能够学习和迅速成长的位置,且抓住更有挑战性的机会;理解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过经验获得,且将它培养为自己的优势,且累计自己的优势,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其中另我触动最深、亦最具启发的是在其对于成长型思维在工作中的应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一比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情况,其中不少作者对于领导者们的采访所得的他们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恰巧解了我内心许多困惑与矛盾,虽然已经读了两遍,但依旧觉得常读常新。这本书也陪伴我整个春节假期,我想,它还会继续陪在我最容易拿到的位置,一遍遍地挖掘它更深层、更长远的影响力。
       如果将这7种思维模式,按目前对我的影响排列,我想会是不断成长、善于合作、勇于行动、志存高远、坚韧不屈、承担责任、积极乐观。
       不断成长的思维模式使我梳理过往的学习、工作经验,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总结经验,但要开拓新的道路,不同的阶段需要不断调整学习和成长的方向;
       善于合作的思维模式这一章的阅读给我的触动是很大的,因为前些时间关于团队合作模式的构建使我有些困惑,而这一章从团队的组建、维护、发展无不在细致地为我打开脑子里乱如麻的结;
       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鼓励我成为更有勇气的人,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前进,未来应对面临的风险时可以更镇静自若;
       志存高远的思维模式会驱使我在面临某些选择时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摆正态度,调整心态去面对困难;
       坚韧不屈的思维模式令我思考的是,风险与挫折,在坚韧不屈的人面前便是经验和教训,是成长的力量,是成功的垫脚石;
       承担责任的思维模式的阐述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所讲到每天5分钟对三个关于“学习”的简单问题的反思,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不是自己写下来比对,或许很难发现问题所在;
       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之所以排在影响力的最后一位,是因为我自信自己是拥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希望可以不断为自己创造能力、创造机会。

       而通过一段时间结合书本内容与自身经验的回想与思考中,我认为,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同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刻意梳理,认识自己在何种情况下会下意识地触发固定性思维,比如面临挑战、受到批评、遭遇挫折的时候,是否因为内心陷入不安、自我防卫的状态而做无暇顾及其他。但成长不只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精彩的过程,我们追求从平凡到优秀,结果如何尚且未知,但在此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心态、努力积极的行动,我们一定能收获是挖掘自身内部驱动力,能力、经验的累积。
       《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7种思维模式》,这正是我需要的书!

发表于 2019-3-3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牙儿 于 2019-6-15 16:39 编辑

B01 黄艳忠
《成长型思维》共读报告


    其实关于共读的这本书,成长型思维,我应该比大家买的要早一些,买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次开了头却没有看下去。因为什么呢,因为我拿到之后出了翻了一遍,发现他整个内容里面是有很多关于领导啊,优秀啊,这样的一些高频词汇。而我去年离开职场之后呢,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跟孩子斗智斗勇。所以当时我觉得,这本书离自己是有一些距离的,内心就很抗拒去阅读。直到年前从东北回来,认真的听完了A组小伙伴们将图书内容联系实际的分享之后,才沉下心来开始阅读。当然,这次找到了更多的共鸣,一口气读完也收获了很多。
     我采用的阅读方式呢,就是边阅读边用导图记录。当然我也并不是严格的按照思维导图的要求来去做记录,我只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将书中的要点进行梳理。导图形式如下,每一章一份思维导图(其他几张文件太大,传不上)
    QQ图片20190303194808.jpg
   主要是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我会把整个章节的脉络记录下来,第二我会把引起自己共鸣的,那些经典的语句记录下来。
   在这里重点对第二和第三节思维模式进行分析。

  第三种思维模式,是坚韧不屈,作者呢,在文章的开头,列举了两位名人的例子。一个是林肯,一个是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这两位领导人呢,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前,他们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对其中丘吉尔的一句话印象特别的深刻,那就是他在当了英国首相之后,有一次回母校哈罗公学的演讲。当时的听众们以为首相要来发表一次辞藻华丽的演讲,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丘吉尔,他只是慢慢地站了起来说了一句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这样的话,相主大多数人都听过很多,但是我觉得只有自己亲身的经历过,并且你也做到了坚韧不屈,当你在阅读这个章节的时候,才会真实的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
   我为什么会对这句话有一个这么深的感触呢,因为在年前结束的东北之行的历程之中啊,我对滑雪的感受特别深刻,自己亲身经历了这种这种坚韧不屈的思维模式之下,所带来的一个成就感。在去东北之前,我只有过一次滑雪的经历,是在前年的寒假,在日本富士山带着去孩子滑雪。当时我是没有请教练。所以摔得特别惨,最终也还是没有学会刹车,这次到东北之后呢,在长白山万达滑雪的时候,我还是没有请教练,但是我觉得我做到了勇于行动,因为自己还是很勇敢的。确实,乘坐魔毯上到那个高坡上面往下看,是有点发怵的,但是能鼓起勇气往下滑还是不错的。可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教练专业训练的情况下,一次摔下来之后,勇气也没有了。
那么再来看勇于行动的这种思维模式的要点,这个章节里面的有一句话我特别有感触,我记得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说到,勇气来源于技能,我也觉得确实如此,勇于行动的这种思维模式的构建方式,前提就是要通过专业的训练。
   不然的话可能就会像我这样有再多的勇气,但是因为确实没有一个相对熟练的技能,对滑雪这项运动比较陌生的话,这样子一次次的摔下来就会越来越沮丧,勇气于是也就长不出来了。
   事情在东北之行临回程的前一天,发生了转机。回来前的一天,我们去到了哈尔滨,哈尔滨有一个王健林投资200亿一个亚洲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这次在老公的建议之下,我们请了专来的教练。教练教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已经能掌握好刹车的要点,能够玩转初级道了。接下来我自己挑战中级道,上了中级道之后,才发现中级道跟初级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光上那个魔毯,就上了有好几分钟,在起点朝下看去,看到那个陡峭的坡度就令人心颤不己。
那就硬着头皮牢记教练教的刹车要点,往下滑吧。尽管在用力顶住小腿膝盖,顶住鞋子,一边刹车一边往下滑,可是啊第一次摔了两跤,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还是摔了一跤,当时就是一个念头,就这样放弃,挺可惜的,再试试吧。并且在那个时候的话,中级滑雪道,只有我一个人,我想不了也只是摔自己,不可能撞到别人,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因为滑雪最怕的就是撞到人。于是我第五次坐上魔毯,又上去了,那个时候旁边的工作人员可能都被我打动了,他好心扶了我一把说,女士女士,你一定记住不能全速下来。
  咬着牙,在这种不能放弃的信念的支撑下,我第五次开始下滑,这一次在我印象中还是牢记着这些刹车要点向下滑,但是这次冷静了很多,现在回想我感受当时那种不能放弃的信念就特别的坚定,就是这次再也没有摔跤了,到了底部,一个完美的刹车稳稳的停了下来,当时那种满足感啊,我觉得真的是比吃一顿大餐还令人开心。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再看丘吉尔说的不放弃,不放弃,绝不放弃的这句话,就特别的有感触。现在想来,我们从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初级班的加入,到现在中级班的持续学习,包括长期的故事会实践,以及我们在写写写版块每一期的坚持,何尝又不是坚韧不屈的写照呢。
   
   听完各个小组的分享以及番茄老师的点评之后,我更是体会到成长型思维的无处不在,即适用于职场人士,也适合于家庭中的育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练习,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理论指导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然后修正自己的行为,最后让成长型思维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源动力,在未来成就更好的自己。

发表于 2019-3-3 2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D03 姚冰冰
成长型思维阅读报告

很幸运在中级班的学习中遇见这本书《成长型思维》。
在通读本书之前,当听说本书的作者是中学教师而不是大学教授时,我曾猜想本书的优点是实操性强,充满许多接地气的案例故事,而高度可能不够。然而我错了!本书确实极其易读、易懂、易学,其理论深度和广度却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写的科普著作。

而这本书对我的思维的最大的改变认清了自己曾经是一个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通过这本书告诉我如何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那么,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
它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的系统的思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坚信智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练习得到不断提高。由此,成长型思维认为:困难是成长的机会;挫折是收获的机会;暴露缺点没有关系;在别人眼里只显得聪明没有意义,取得实质性进步才重要;天赋只是起点,努力才最酷……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胜不骄,他们知道在舒适区里轻易取得的成功,并不能带来多少提高,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变得更聪明。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败不馁,他们会告诉自己“NOT YET!”(只是尚未成功),从错误中学习,让每次失败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成长型思维最早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 IDweck)提出的,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成长型思维从动态的角度、积极的层面面对特定的对象、任务和结果,总是倾向于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更好,把挫折、失败看成是一种提高的机会,不断改善和进步。


不可否认自己确实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去学习以及做任何事,都是在不断地证明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喜欢装作一个轻松可以完成所有事的人、不喜欢提问、不喜欢向他人求助……其实这是一次次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不但是对自己发展的限制,看待事物发展的眼光也会受到局限。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呢?卡罗尔指出了很多的案例与方法,但是我思索下来的结论是(可能对我有用,但未必对有所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有效):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清自己,必须承认自己的普通。承认自己普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来就是特别的——倘若不是天才,也要带有着一些别的光环。当你觉得自己普通时、当你觉得自己并非一个天才时,你才会更虚心地学习技能、接受他人的建议、不介意向他人求助,更平和地接受失败与成功,这样才能更好的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能力。

        第二点的启发来自人际关系中相处的思维模式的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想找完美的人来做朋友,那么他的社交圈子会变得非常有限。然而作者的一个朋友告诉她,她只会无法容忍那些故意让她觉得自己很糟糕的人。

        这也是“完美主义”这个词第一次从我的认知发现原来它含有贬义。无论是要求他人还是要求自己,“完美主义”的出现都需要反省。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他们优秀、有魅力、很风趣,但是在和他们接触后,你会觉得自己被贬低了。你可能会问“我是不是妄自菲薄?”但其实通常是他们为了抬高自己而建立了这种他优你劣的感觉。她们有可能直接让你出丑,或者对你表现得漫不经心。不管是哪种方法,你都变成了他们确认自己价值的工具(以及牺牲品)。

另外,这坚持练习,我对自己做出如下要求

一、找一件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二、做出详细的计划;
三、迈出第一步;
四、做一些充分体现成长型思维的事;
五、记录自己的努力、挣扎、挫折和克服的过程。

这本书针对这种思维模式的变化应用除了有人际关系方面,还有企业经营和两性关系,这两方面没有直接经验,说点自己看书后的个人想法。拥有成长型运作模式的企业能更好的发展,书中例举了很多有关成长型思维模式所受益的案例,但以我的个人观点来看,那些走向崩盘的企业的失败大多来自经营者的盲目自大和经营策略上的失败,如果一定要得出总结,我觉得并不是证明企业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胜过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绝对是一句废话结论,而是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比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盲目自大,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在任何环境下保持谦虚平和的心态,从而这种人,不论是员工还是领导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发表于 2019-3-3 2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C08 梁泳欣            《成长型思维》阅读报告
怀着从抵触到接受的心理读完了《成长型思维》,大概是因为自己从小就缺乏成长型思维。志存高远、勇于行动、坚韧不屈、积极乐观、承担责任、善于合作、不断成长,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知道的人很多,具备的人很少。
志存高远,一个人要走向优秀,目标比努力更重要,目标就决定方向的正确性。拥有远大的志向首先就是要设想一个完美的未来,并为之奋斗。就我个人而言,短期的目标很多,也会付诸行动,感觉志存高远那是学生时代的空谈罢了,直到如今三十而不立,浓烈的空虚感涌阵阵涌上心头。后半生何去何从只有自己从能给自己答案。
勇于行动,在如何构建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中通过训练获得能力。我本以为勇敢的天生的因素大于后天的因素,在“通过训练变得勇敢”的这一观点中的消防队长训练新队员的方法一例中,让我有所反思,当孩子害怕陌生人的时候,我会说妈妈希望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当妈妈害怕吃药时,我还会说妈妈希望你是个勇敢的孩子。结果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现在看来大概是孩子会认为勇敢就要接触她害怕的人,勇敢就是吃苦药,那勇敢也不是什么好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要通过训练能力变得勇敢。
坚韧不屈,坚韧不屈意味着要学会如何应对逆境并从中获得力量,读完本章我对坚韧不屈的理解不仅是面对逆境的坚强,还有对自身的高度自律。当我读到“如何构建坚韧不屈的思维模式”中的保持健康这一观点中让我想到的以前看过《非诚勿扰》,里面但凡优秀的男女嘉宾都是对自身非常自律的,每一天坚持健身、早起、严格控制饮食,高度严格的时间管理。尽管其中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可否认身心健康才能塑造坚韧不屈的品质。
积极乐观,乐观相对于悲观而言,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积极乐观的人更长寿,生活质量更高。积极乐观的领导方式,其核心就是懂得展望未来,想着可能最后的结果努力,将危机转变为机遇。书中的校长笑对被纵火的教学楼,没有沉浸在过去,也没有愤怒,而是向前探索更好的新世界。‘’
承担责任,书中的说到“没有人能因为专注弱点而取得成功”,这让我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改缺点,临老的时候,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凡人,而那些始终专注于自己长处的人,早已奋斗到金字塔尖,他的缺点早已被优点的光芒所掩盖,人们津津乐道的也只是他们的长处。”承担责任的思维模式要求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标志性优点。我们必须找到或创造能让这些优点发挥作用的环境,才能拥有更多优点。
善于合作,其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没有魅力,很沉闷,完全没有想象力,也从不冒险提出过一个创意的怪人,但客户却喜欢她。原因是“只有当倾诉者清空了大脑时,我们才能开始填充我的想法——还会把我的想法包装成他的想法。”这让我想到前不久的期末考试,由于那段时间流感非常严重,每个班都有不少学生普通感冒和少部分确诊流感。学校已经安排确诊流感的学生隔离考试,普通感冒的学生到班考试。我们的小言同学在语文开考前由爷爷带到班级,监考老师出于关心,小言同学高烧,给了一张试卷让她回家考。在这里监考老师的处理是有问题的,生病的同学由学校的处理安排,小言同学缺考的决定应该交由班主任和孩子父母,考卷更是不能让孩子带回家自己考。可既成事实,我们唯有做通家长的工作。小言爸爸的情绪非常大,在群一再在追问,班主任刚开始选择从好说话的妈妈下手,妈妈反馈爸爸根本不听她的。不及时解决,群里的言论必然会不断升级,我跟班主任老师说由我来打,在电话里我的态度由始至终都非常诚恳,首先简单说清楚我了解到的事情,然后听听家长的想法,家长也首先说他了解的事情,大致一样,接着家长说出对监考老师处理这件事的看法,担心孩子的成绩,最忧虑的是这次的考评影响到今后小学阶段的整体考评。了解到家长的所想之后,我向家长解释考评方面我们的如何解决的。家长基本满意之后,我再把焦点集中在关心孩子上,肯定孩子在学期中取得的进步,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聊了很长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家长,终于愉快地解决了。回想这件事,对照建立信任关系的做法之一——倾听,也算是如出一辙。
不断成长,我认为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既相对于个人而言更相对于团队而言。优秀的人都会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适应新环境,他们拥有继续前进的勇气。思维的“监狱”看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不学习不调整,我们将会掉进四座“监狱”无法自拔。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习惯问题,不断成长的思维模式也不例外,成长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成长的循环:挑战、测试、学习、适应。
思维模式的转变不可能因为看了一本书而竿见影,但转变已悄然开始了,期待慢慢改变的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2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soong 于 2019-3-3 22:28 编辑

E10 静待花开

《成长性思维》是中级班共读的一本书,与以往共读的书的类型不同,本次选择的书没有选择与阅读或绘本相关的书籍,而是选择了这样一本关于思维的书,我想也跟学校对我们有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有关,而思维方式与我们育儿、家庭关系也密切相关。

本书介绍的七种思维模式:志存高远、勇于行动、坚韧不屈、积极乐观、承担责任、善于合作、不断成长,无法从职场、成人世界的规则和育儿方面都可以联系起来,下面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志存高远,关键词“目标”,总先要有一个目标,但是我们不是因为么要志存高远,就要求每个孩子都是有一个完美的理想。每个孩子就像花一样,花期不同,花开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一直不会变。但有的孩子可能是每到一个阶段就会一个想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对于目标来说,有的可能是比较远的,未来我想做什么。那还有一些是可能是要短期的,比如说明年我想做什么,只要是正确的,有方向性的,都是可以的。关注理想也就关注了使命,有了目标还要引导孩子对目标进行分解,如实现目标需具备的能力和阶段性的小目标。

勇于行动,关键词“行动”,无论多慢都要动起来,在去年的年会的时候,我分享了一本书,就是朱赢椿大师的《蜗牛慢吞吞》。里面讲的是一只蜗牛,虽然慢,但可能是他的生命的真谛,快不一定就有道理。勇于行动不是一定要雷厉风行,只要做就有成果,向着目标去前进,慢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坚持。

坚韧不屈,关键词“逆商”,如何对待行动中的挫折,
心态决定一切。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小的时候学踩单车,没有一个孩子是没有摔过跤,就学会踩单车的。所以学会任何一样东西,哪怕只是简单的踩单车,可能我们都需要练习很多次,可能也会摔过很多跤。但是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去学习,只有坚持才会有成绩。

积极乐观,关键词“积极”
人到中午,总会遇到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孩子在长成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常常也是因此导致不同的结果。教给我们的孩子积极乐观,凡事多想好的一面,才有可能做到坚韧不屈。做了妈妈以后,无论你原来是个什么样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变化,你想给孩子的是什么,给他的是丰富的物质,还是一个强大的内心,我觉得给孩子乐观处事的态度,让他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

承担责任,关键词是“承担”,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推卸责任。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做下去很难,这与我们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有关。为什么孩子遇到事情会找借口,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对他要求太严格了,我们一直相信严师出高徒,而且我也希望把教育留在家里,出去孩子是一个体面的人。因为这种严格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出了问题,怕我们批评他,或者只中怕我们伤心。所以当出了问题,孩子会找理由说不是他的问题,只有我们给他足够的爱与信任,允许孩子犯错,才能改错。

善于合作,关键词“善于”,现在的社会,家庭越来越小,孩子越来越少,独生子女特别多,多子女家庭的问题,我没有遇到过。而我们的孩子长大后,面临着未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与人协作,也是我们孩子需要学习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家长给予的爱与尊重是培养孩子信心的基础。

不断成长,关键词“不断”,孩子在成长过程是不断
变化的,家长也要随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对待的方式和教育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不停调整与孩子的相处的方式,我们必须跟着孩子的成长一起成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调整自己。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的处事方式,我们也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妈妈。


发表于 2019-3-3 22: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型思维》共读报告 C14  江玲           第一次打开书籍目录时,看到书的目录架构,内心有一种期待过高的失望感,感觉这是一部和卡耐基成功学类似的励志书籍。但迫于小组分享的需要,我还是耐心的翻开书看了下,这本书逐渐开始吸引我,而且随着逐步了解深入,我发现这本书值得入手好好读一读。             这本书,不仅仅总结和杰出人士应该具有的品质,并且从实践层面生动且详细地阐述了从何种角度思考,如何行动以应用这些优秀品质。         书籍《成长型思维模式》一书中,具体而详细的介绍了“志存高远、勇于行动、坚韧不屈、积极乐观、承担责任、善于合作、不断成长”这七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一件事情的目标树立、行动实施、坚持的方法和动力、不断调整目标的一个阶梯形成长过程。           无论是优秀的企业、杰出的领导者、或者在某一领域贡献突出的个人,都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一些要素。如杰出企业和领导者一般都具备宽广的战略视野,勇于社会和企业承担责任,积极追求目标并坚持,给集体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团队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如近几年业务突飞猛进的华为,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远景,在自然灾害和激烈的行业竞争面前,临危不乱,“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前沿技术的开发和业务领域的开疆扩土,在自然灾害面前勇往直前,帮助灾区顺利实现通讯顺畅,协助高效完成救灾工作,这就是一种有志向,有行动力,有坚持信念,同时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创新的优秀企业,是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典范。           书中不仅仅正面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也有介绍一些消极的思维模式,如“受害者思维”,“习得性无助人群”,让我通过案例解读,可以避免走入消极的思维误区。培养“控制自己命运、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负责、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挑战自我、把他人看做榜样、相信自己具备成功能力”的优秀品质。           同时,在处理事物上,营造培养竞争与合作并存、高效工作、追求成长的氛围,争取打造积极向上的成长型环境。这个,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合作关系中,都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和行动基础,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认真负责、积极合作生活与工作环境。           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于妈妈这个角色来说,也是十分适用的。陪伴与守护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孩子沟通进步,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从爱的需求满足、行为塑造、习惯培养、价值观塑造、到自我的社会价值被认同,是一个逐步成长飞跃的过程,这些,都是在一个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去逐步行成的。做为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基础上,需要开阔眼界、积极坚持学习、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开阔视野、不断成长,才能跟上高速发展的社会节奏,适时做最好的高质量的陪伴。

点评

A 知易行难,道理并不难,重要的是在执行过程中,都把这些忘记到爪哇国了,也就等于白搭。所以大家一起读相信收获也许更多  发表于 2019-6-15 16:40
发表于 2019-3-3 22: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野仙踪 于 2019-3-28 15:26 编辑

A02 唐双艺  读《成长性思维》有感
      成长型思维,有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他们分别是:志存高远、勇于行动、坚韧不屈、积极乐观、承担责任、善于合作、不断成长。
      谈到思维模式,首先要谈的就是抱负,因为一个人的抱负决定了他的潜力。而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大概跟自己受到的教育有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走一步算一本,先是认真读书,然后选了一个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将来要干什么的专业,很幸运被来校招聘的第一家大公司看中,毕业了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好像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去思考什么,也不存在我需要确立一个理想。专注于自己现有的工作,而不是为下一个可能扮演的角色作准备,书中提到的变革和颠覆,对我来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直以来生活在安全的舒适区。
      直到我生了二胎,成为全职妈妈,才发生转变。因为没有工作的束缚,便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因为加入三叶草的时间很长了,几乎是在三叶草成立之春吧,虽然只是在群里潜水,也是有不少收获,认为是一个很不错的公益组织,便参加线下三叶草组织活动,成为义工,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三叶草,认识很多志向高远的草籽,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慢走。参加初级班,参加小童的故事会,大童读书会,成人读书会,还有写写写。这便是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其实我已经报名了第一期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可是我一直没有去关注报名有没有成功,因为在我报名之后看了他的这些要求,便放弃了,认为我做不到,害怕失败,这便是一直阻碍我学习的来源恐惧,未知的风险。但是当我这一次参加了初级班的学习,我发现其实这并不难,根本花不了多长的时间,即使你在职,你看现在多少妈妈都是在在职学习呢!再说我参加写写写。其实我的写作水平很差,记得上初级班要写论文的,时候特别的害怕,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写,以至于一个八百字的论文,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而现在却不在话下,随便便能写点什么。所以说,通过训练就会变得勇敢,把未知变得熟悉。投入越多,那么我们的收益便会越丰厚。
      勇于行动之后,就需要坚韧不屈,因为承担风险,势必意味着另外承受一些有风险导致的挫折。无论面对短期,还是长期的挫折,要永不放弃。2的组长举了个例子,说自己学习滑雪,当时总是摔倒,不停的失败,可是他面对残酷的现实,有强烈的求胜的意愿,不断的总结经验,努力的练习控制滑板,最后终于学会了滑雪。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我们更加长寿,生活质量更高。前一段时间看了莫波格的《柠檬与柑橘啊》,里面的母亲让我最为触动。主人公家庭有一些不幸,父亲因为意外去世,但是都没有抱怨。作为母亲不仅是靠盾的作用,还引导孩子向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在生活方面不厌其烦的告诉原因,即便是生活很困难,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大个子乔是一个脑部受损的孩子,但是全家人都没有遗弃不搭理,积极面对。这样一个有脑补损伤的孩子在妈妈的照顾下如此的有爱心懂分享,不一样的缅怀自己的亲人,可以想象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如何优秀。
      第五种思维模式承担责任,负责任型思维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叫做受害者型思维。现在有一个电视剧很火的家庭伦理剧叫做《都挺好》。
这部剧把中国式家庭中所有虚假的和谐外表全部撕开,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全都拿出来,摊在人们面前。我的原生家庭父母喜欢争吵,首先说话的方式就像吵架,很容易起冲突。长期以来我也有这种毛病,这个时候我常常喜欢把责任推给我的原生家庭——都是受环境的影响,你想一二十年的影响,是说改就能改的吗?!这是典型的受害者型思维。忘记要控制的是自己的命运,不要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我们要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负责任。“我要控制自己的命运”,这是自我效能的核心信念。比如,我们保持健康饮食,坚持锻炼,控制体重等自律行为,就是控制自己命运的体现。
      善于合作的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信任和尊重。在传统的工作关系中“控制力”是关键,而“影响力”这是新一代工作关系的关键。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我也有过自己的团队,也许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们作为设计团队会更加强调合作。这更加让我去信任自己的团队,并尊重自己的团队。每当接到一个任务,会跟大家一起从各个角度分析和讨论这个项目,然后分工合作,收集资料,进行头脑风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设计自己的方案,整个过程中,我会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同时也会授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我曾经也组建过自己的团队,当时觉得这个人的技能、观察问题的角度都还不错,便招了进来,但是没有想到他的价值观,跟我们的团队有很大的出入,以至于有很大的沟通成本,影响项目进度。
      今天有用的技能,到了明天也许就没那么有用,没那么重要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适应新的情况,而且我们会在一生当中多次的变换工作。就像现在的,我全职在家带孩子,大概要不了两年,我也需要去寻找新的工作。因为这几年的停滞,也许之前的工作已经不再适合我,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更适合未来的那个点。
      非常幸运,我可以读的这本书《成长型思维》,和其他思维模式一样,不断成长的思维并不会把我训练成超级英雄,更重要的是练好基本功。希望我能做到这一点能脱颖而出,正如书中所说,思维模式就像秘密武器,能让我获得非凡的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29 16:54 , Processed in 0.08832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